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宏观经济、大宗商品和战略原材料、房地产、金融市场、贸易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但涉及到稀土行业国企、中资银行,香港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恒基、新鸿基、新世界、九龙仓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治局会议及经济政策 - 会议基调:7月政治局会议或维持温和观察基调,暂不进行明确政策调整或刺激加码,因上半年实际GDP达标,决策层更看重半年度和季度经济报告,且中美关税暂缓期到8月结束,需保留政策灵活性[3][5][6] - 后续政策:若三季度同比GDP增速从量的角度回落到4.5%以下,秋季(9月底或10月)可能加码财政政策,新增政策额外财政补充预算规模或在5000亿 - 1万亿左右,主要支持重点基建和科创投资[6][32] 中美经济形势及市场表现 - 中国经济: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约5%,上半年累计增速5.2%,出口方面6月对美出口或因关税暂缓期和备货需求改善,但整体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滑,预计三季度是观察关税影响关键时点,名义出口可能向零逼近,四季度或转负;内需方面,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财政政策前置发力支撑经济,但存量债务压力下效应短暂,房地产市场近两月放缓,地方财政收入不及预算,刚性支出增速较高[3][21][22][27][28][29] - 美国经济:短线美股震荡中接近新高,虽面临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但地缘政治事件通常对其有利,除非油价同比可持续大幅上涨;美联储政策预期支撑市场,预计今年不降息,明年3月开始连续降息175个基点,因关税对通胀传导有滞后性,三季度核心PCE环比折年率或达4.5%,且通胀有粘性[7][8][9][33][34] 人民币稳定币 - 背景:北京关注人民币和港币稳定币,因担心美元稳定币强化美元在支付结算里的霸权地位,当前美元稳定币占据全球稳定币交易量的99.9%,且另类结算量上升[12][13] - 目的:中国推稳定币旨在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减少对SWIFT传统美元主导支付体系的依赖,可结合稀土等战略物资出口管控试点,启动网络效应,增强金融自主性[14][15][16] 稀土行业 - 海外重建供应链:欧美明确要在非中国地区重建稀土供应链,矿端有多个新项目从2026 - 2030年陆续投产,但中重稀土海外供应目前极少;永磁项目全球有8个,今年年底部分项目投产,但规模小,成本高,且技术受中国管控[41][42][43][45][46][47] - 中国稀土牌:到2030年海外或有一定量供应,但与中国庞大供应体系相比仍较小,技术也未必先进,中国稀土牌还能打一段时间,可防止地缘政治和贸易壁垒无序升级,避免中立国家一边倒站队[58][61] 香港房地产市场 - 市场现状:香港房价可能已见底,预计今年持平,一手市场成交量或增5%,内地买家增多,新盘去化率好,市场情绪提升[64][65][66] - 乐观原因:房价落后于恒生指数,历史上会追上来;租金上升,租金回报率高于按揭利率,推动需求;房价下降后可负担性改善;土地供应减少[66][67] - 企业建议:看好恒基和新鸿基,不建议新世界和九龙仓,前者基本面和新盘情况较好,后者存在资不抵债、现金流和经营环境等问题[70][71][7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出口方面,6月对美出口因关税暂缓期和备货需求或同比大幅收窄甚至转正,但对其他经济体出口回落,后续出口走势需关注关税影响和全球贸易周期调整[21] - 美国市场受地缘政治事件和美联储政策预期支撑,虽预计未来降息,但当前通胀有粘性,关税对通胀传导有滞后性[7][8][9][33][34] - 稀土出口审批中,若不能证明进口量全部用于民用,可能被商务部拒绝,可重新申请并补充文件[53][54] - 香港房地产市场出清进程出现边际亮点,如优才和移民带来增量、去化率高、房贷和租金回报率倒挂、房价可负担性改善等[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