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政策下,能源与材料有哪些投资机会?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电动车及锂电池、建材(水泥、玻璃)、钢铁、碳酸锂、冶炼、工业硅、有机硅、农药、煤炭(焦煤、动力煤)、石化(炼化烯烃、聚酯) - 公司:通威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比亚迪、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华润建材科技、塔牌集团、上峰水泥、中建材、新亿福莱特、亚玛顿、齐斌、南玻、宇宏、北新、科顺、新钢股份、华菱钢铁、宝钢股份、永兴材料、中矿资源、铜陵有色、合盛硅业、东岳硅材、新安股份、兴发集团、扬农化工、川恒股份、云天化、云图控股、新洋丰、新宙邦、山西焦煤、中煤能源、神华、陕煤、晋控煤业、新基能源、中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新凤鸣、万凯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反内卷政策 - 演化脉络:2024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行业自律,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措辞升级为综合整治,2025 年两会提及,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专题会议提出具体措施[2] - 提升高度原因:截至 2025 年 6 月 PPI 连续 33 个月负增长,工业企业盈利受损;政策力度不断加强,显示国家解决行业恶性竞争问题的决心;需规范地方政府盲目追风口等行为[3][4] 2. 光伏行业 - 现状:产能过剩超 50%,需求低迷;硅料价格从 2024 年 10 月约 4 万多元/吨降至 3 万多元/吨,股价和市净率下降[5][6] - 供给侧改革:分两步,先划定落后产能并约束开工率,再通过收储或成立基金消纳多晶硅库存[7] - 投资方向:优先关注上游原材料如通威股份,下游组建环节如晶澳科技、晶科能源[8] 3. 电动车及锂电池行业:比亚迪 7 月 1 日后适当减少折扣并涨价,缓解产业链压力;锂电池产能过剩约 30%,需求端增速好,供给侧调整难度稍小[9] 4. 建材领域 - 水泥:反内卷政策执行效果显著,预计 2025 年有 3 - 4 亿吨熟料厂退出市场,推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10] - 玻璃:2025 年 7 月初头部企业减产,关注浮法玻璃及光伏玻璃投资机会;供给端收缩改善供需关系,消费建材有提价预期[10][11] 5. 钢铁行业 - 政策及影响:2025 - 2026 年反内卷是确定性趋势,企业主动调节产量,利润有望走阔;环保限产可能扩展,落后产能有序退出[12][13] - 投资标的:关注新钢股份、华菱钢铁等估值较低的板材类标的,以及宝钢股份[13] 6. 碳酸锂市场:严重过剩,价格跌破 7 万元,目前在 6 万元左右,关注永兴材料和中矿资源[14][15] 7. 冶炼环节:2025 年增速预计超 5%,关注铜陵有色[16] 8. 工业硅市场:价格年初以来下跌 20% - 25%,现反弹,关注合盛硅业[17] 9. 有机硅行业:产能增长盈利摊薄,新增产能可能性小,需求端稳健增长,有望底部反转,关注东岳硅材、新安股份和兴发集团[18] 10. 农药行业:2023 - 2024 年去库存,2025 年完成良好但仍产能过剩,行业整合,关注扬农化工[19][20] 11. 煤炭行业 - 投资机会:受焦钢产业链和行业自律影响,需求环比改善,预计 Q3 - Q4 焦煤和动力煤有修复行情[23] - 投资标的:推荐山西焦煤,动力煤关注中煤能源、晋控煤业和新基能源[23][24] 12. 石化板块 - 供应端压力:集中在炼化烯烃及下游聚酯领域,国内落后产能退出[25] - 未来趋势:供给端逐步收缩,聚酯领域有望进入修复周期[26][28] - 投资标的:关注中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聚酯领域关注桐昆、新凤鸣及万凯新材[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上半年电子类、能源类等板块涨幅低,电池材料和光伏材料表现差,关注川恒股份、云天化等企业[21] - 电解液板块价格处于近三年低位,关注新宙邦[22] - 气头项目因中美贸易和成本问题竞争力下降,后续可能放缓或降速[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