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海科技:国家战略新引擎驱动,深海产业迎1-10跨越式发展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海上风电 - 公司:中国海防、极致股份、中科海讯、长盈通、西部材料、西部超导、宝钛、金天钛业、中船防务、中国动力、湘电股份、王子新材、中船科技、蛟龙船艇、中集集团、东方电缆、中天科技、振华重工、海兰信、中国移动、吉智股份、帝听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行情:20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引发市场关注,3 月相关个股迎来第一波行情,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深度探讨深海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方向,引发第二波行情,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的新方向通常当年至少有两波以上行情[2] 2. 产业特点:深海产业具备持续性、爆发性和军民融合性,政策规划瞄准 2027 年、2035 年甚至更远,2023 - 2025 年实验论证后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并拓展到民用领域[3][10] 3. 政策影响:中央与地方政策协同推进,广东、上海、厦门等地发布相关文件或召开会议强调深海发展,现代海洋城市可能出台地方政策和资金支持,国家队孵化技术推动产业发展[11] 4. 产业链结构:分为上游材料和装备、中游平台和设施、下游应用领域,下游攻防体系建设是重点,还有油气开采、深水勘探和深海养殖等[12] 5. 海上风电潜力:全球可用海上风电资源超 710 亿千瓦,70%以上位于深远海,开发利用率不足 0.5%,中国可开发量超 12 亿千瓦,相关企业将受益[14] 6. 中游关键要素:包括舰船、水下基础设施和无人平台,舰船承担指挥中心角色,无人平台将大规模发展[15] 7. 海底监听网与空间站:上海计划建造 100 个海底监听网站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已在广州启动建设,相关项目涉及环节将受益[16] 8. 水下数据中心:以 100 个数据舱为例,相较陆地传统数据中心每年节省 1.22 亿千瓦时电量及 10.5 万吨淡水,海南计划分三期建设 137 个数据仓,有望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推广[17][18] 9. 材料推荐:钛合金具备多种优异性能,能满足深水极端环境要求,应用于耐压壳和关键结构件,推荐西部材料、金天钛业和西部超导[19][20] 10. 声呐技术:是水下唯一远距离传输介质,在侦察、通信、导航定位等环节广泛应用,推荐中国海防、中科海讯、吉智股份子公司帝听和长盈通[21] 11.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降低燃料消耗,提高推进效率,为舰船提供充足电力,符合安静性要求,受益企业有湘电股份和中国动力[22] 12. 电磁发射技术:具有发射速度高、启动时间短等优势,是大浅深发射最佳解决方案,推荐湘电股份和王子新材[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发展目标:中国发展深海外洋资源集中于国家安全防护、资源探测与开发,水下防护是重中之重,目标是建立全域综合侦查及对抗能力,解决国内资源短缺问题,提升大国竞争力[1][9] 2. 与其他产业关系: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同级,与传统蓝色经济相互包含,是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关系中的关键部分[1][5][8] 3. 近期资金流向:近期政策频出,短期资金可能向海工、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民用方向延伸,但长期特种方向需求更具持续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