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eOne Medicines (BGNE)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3 17:45

研发与临床进展 - BeiGene的研发团队由1,100名研究人员组成,致力于快速推进临床试验效率[18] - 目前的临床前管线包括69个项目,其中生物制剂占35个(51%),小分子药物占29个(43%)[20] - 预计在未来1-2年内将有多个新分子实体(NME)的临床数据读出[21] - BGB-43395在H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初步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和恶心[28] - BGB-43395的吸收迅速,平均达峰时间为2小时,药物暴露与剂量成比例增加[28] - BGB-43395在与其他CDK4抑制剂比较中显示出更强的激酶抑制能力[28] - 预计在2024年12月12日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上将展示BGB-43395的相关研究[33] - 未来的管线将包括多种新分子,如CDK2抑制剂和双特异性抗体[22] - BGB-43395在所有剂量水平下均表现出安全性和耐受性,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43] - 在接受BGB-43395单药治疗的患者中,≥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3%[43] - BGB-43395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口服给药后快速吸收,Tmax中位数约为2小时,半衰期约为13小时[42] - 目前已招募超过120名患者进行BGB-43395的临床研究,显著缩小了与atirmociclib的开发差距[51] - 预计将在2025年未来医学会议上报告更多临床研究数据更新[51]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全球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收入为45亿美元,预计该市场仍在增长[62] - BGB-16673是唯一在头对头研究中显示出相对于ibrutinib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势的BTK抑制剂[66] - BRUKINSA在治疗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表现出优越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SEQUOIA研究中经过5年随访,显示出高达69.4%的PFS率[73] - BRUKINSA在TP53/Del17p亚组中显示出显著的PFS改善,事件发生率为36(48.0%),而ibrutinib为51(68.0%),HR为0.51(95% CI: 0.33, 0.78),p值为0.0019[80] - BRUKINSA的生物利用度接近完全,确保在所有相关组织中实现目标占有率[72] - BRUKINSA的固定治疗持续时间(FTD)研究显示,治疗初治CLL的患者在接受zanubrutinib和obinutuzumab联合治疗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全缓解(CR)率[73] - 新的BRUKINSA片剂预计在2025年推出,旨在减少药物数量和大小,提高患者的服药便利性[72] 安全性与耐受性 - BRUKINSA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心房颤动和感染[73] - Zanubrutinib在治疗初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显示出持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相较于Bendamustine + Rituximab(BR)组,风险降低71%[96] - Zanubrutinib的耐受性良好,延长治疗期间心房颤动、感染及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96] - Sonrotoclax的临床试验中,所有患者对治疗有反应,且未观察到临床或实验室肿瘤溶解综合症(TLS)[124] -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主要为低级别且短暂,≥10%的患者中观察到的TEAEs包括便秘(26%)和恶心(20%)[132] 未来展望与战略 - BeiGene的研发战略旨在通过早期组合疗法和推进变革性药物来最大化价值[18] - 计划在1L和2L HR+乳腺癌中开展3期研究[51] - Sonrotoclax与Zanubrutinib的组合正在进行3期临床试验CELESTIAL-TNCLL,当前正在招募患者[141] - BGB-16673在200 mg剂量下的总体反应率(ORR)为94%[152] - 在BGB-16673的研究中,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0个月,显示出反应的加深[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