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南下:谁在买、还有多少空间——港股资金跟踪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港股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规模大且结构变化 - 论据:2025年一季度南向资金流入超4100亿,上半年近7000亿接近2024年全年体量;一季度约4000亿南下净流入中,主动公募和险资各贡献约1000亿,私募和ETF各贡献约700亿,散户端超1200亿,散户占比降至40%,机构占比显著增加 [1][3] - 核心观点2:过去几年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且近两年创新高 - 论据:2016 - 2023年每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除2018年外每年净流入约3000亿,近两年持续创新高,持股规模占比从2024年初13.5%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20.7% [1][4] - 核心观点3:今年机构加速投资港股因资产稀缺性 - 论据:类通缩环境下,投资机构面临资产荒,会转向稀缺标的,权益市场中高收益资产及顺应AI浪潮的科技板块是稀缺资产,险资投银行和非银板块,主动公募和被动ETF投科技板块 [1][6] - 核心观点4:未来南向资金仍有增配空间,全年有望超万亿 - 论据:宏观环境不变,港股稀缺资产有吸引力,机构端有增配空间;2025年上半年南下规模6800亿,全年有望超万亿;险资可能是最大增量来源,全年南下规模有望超3000亿,公募全年实际增量可能达2000 - 3000亿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静态测算存量港股通公募未来还有3000亿理论增配空间,无资格投资港股通公募可修改合同实现投资目的 [2][7] - 2024年全年散户资金在南下净流入中占比约85%,过去三年大幅流入主要由散户推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