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模块的壁垒在哪里? - 架构、迭代与格局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模块行业、AI 行业、算力产业链 [1][2] - 公司:菲尼萨、旭创、新易盛、盛宏、新生天孚、鲁班城、英伟达、博通、辛医生、中际旭创、美国 AOI、Meta、OpenAI [1][5][11][15][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光模块行业壁垒 - 技术架构与迭代:使用场景从机柜、服务器间扩展到芯片和板级芯片间,要求企业持续创新和技术迭代;技术从 800G 到 1.6T 乃至 3.2T 迭代快,需快速响应市场和技术更新,具备海外产能和交付能力 [1][3] - 生产制造工序:涉及芯片、器件、模块及耦合贴片等多道工序,工序良率影响产品质量,部分工序依赖手工操作,对生产管理要求高 [1][3] - 供应链结构:形成清晰供应链结构,菲尼萨、旭创、新易盛等主流厂商占据重要地位,新进入者难以替代 [1][6] - 利润率:龙头公司毛利率稳定在 30%-50%,反映行业非简单组装,有复杂精细制造过程 [1][6] - 技术工艺:光模块生产和设计存在技术壁垒,不同厂商产品在眼图清晰度、消光比等参数有差异,源于独特光路设计和参数制定 [8] - 海外资本开支及订单影响:2025 年 5 月起海外资本开支和 2026 年预期订单情况推动海外产业链领涨,带动新易盛、盛宏等核心标的发展和市场人气上升,虽国内资本开支和 Fab 产能不足,但市场风偏提高使国产链跟上,2026 年市场情况将更好 [1][4] - 光模块公司发展趋势:光模块公司定义扩展至光子学领域,如旭创、新生天孚向芯片设计、器件制造及 CPU 和 optical IO 方向发展,以适应 AI 及基础设施对光子学更高要求 [1][9] - AI 投资与市场情况 - 投资范式转变:过去将 AI 视为短期投资,2025 年起投资者认可 AI 需求持续增长,视为长期投资,导致估值提升,更关注核心公司业绩 [13][14] - 市场表现:算力投入与 AI 发展形成正循环,海外算力产业链强劲,头部科技公司有望加码投入,光模块行业无产能瓶颈,产品能力是关键 [2] - 未来前景:市场对未来几年预期乐观,中信证券预计 2026 年估值 10 - 15 倍低估市场价值,若 GPT - 4、GPT - 5 有进展或 2027 年情况乐观,估值和股价有提升空间 [16] - 英伟达情况 - 竞争力:尽管博通推出 ASIC 卫星,英伟达仍具强大竞争力,单卡算力和 Nvlink 生态系统受欢迎,迭代速度快使单算力成本下降,整体 TCO 成本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稳定 [11] - 新产品影响:GB300 发货将提升国内外资本开支,促进模型和应用侧更新,目前英伟达及 AI 产业趋势被低估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竞争格局:过去 5 - 10 年光模块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头部企业份额稳定,新供应商进入少,当前低估值未充分考虑长期壁垒与竞争力 [10] - 光模块产能情况:光模块行业不存在产能问题,投资额和设备要求不高,设备供应商多,产品能否达客户要求、满足性能指标和交付经验更关键 [17] - 中国厂商优势:中国厂商在高速率产品上有明显优势,上一轮云计算发展淘汰海外厂商,头部厂商份额稳定,中际旭创新一代产品放量节奏快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