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 - 公司:隆基、爱旭、晶澳、通威、英发、平煤、创维光伏、福斯特、宇邦新材、第二激光公司、拉普拉斯公司、华电、国家电投、华能集团、外去公司 [1][7][10][12][13][20][2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光伏行业现状:截至2024年,光伏行业各环节产能超1000GW,但产能利用率仅50% - 65%,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组件价格跌破协会指导价,各环节基本亏损,部分亏现金 [3] - 政策支持措施:2025年初陕西省光伏领跑计划要求组件转换效率达24.2%以上,仅BC组件能达到;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例,对单晶电池和组件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旨在提升产品品质、反内卷、推动高效电池发展、清退落后产能 [4][5] - BC技术优势:极限效率达29.1%,高于其他N型技术路线,量产效率领先;正面无栅线美观,在分布式市场有溢价潜力;技术平台可拓展,TBC已量产,HBC中试,组件效率超25%;组件具备避免阴影遮挡隐患和弱光环境发电优势 [6] - BC组件定价:国内集中式项目溢价约每瓦5分钱;国内分布式市场综合溢价每瓦5分钱 - 1毛钱;海外市场溢价更高,欧洲BC组件均价可达12美分以上,显著高于Topcon组件 [1][7] - BC电池成本与发展趋势:目前成本高于Topcon约5分钱,随着产能扩大、效率提升、同江技术导入,成本有望持平甚至更低,加上市场溢价,BC组件将获超额盈利,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1][8][9] - 企业布局:隆基计划2025年底BC2.0产能达50GW,爱旭积极布局;晶澳进行BC研发并签订产线升级改造合作项目;通威有百兆瓦级BC中试线;隆基、创维光伏等有相关合作;大部分主链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生态圈扩大 [1][10][12] - 辅材和设备企业举措:福斯特为BC组件开发多款产品;宇邦新材开发多层复合焊带,单吨耗量降至300 - 400吨每GW,已量产,日产量达10万吨以上;设备企业推出针对BC技术的新设备,加速产业化 [13] - BC有望成主流技术原因:历史上技术变革由效率和成本驱动,当前BCA效率暂时领先Topcon,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n型技术之一 [14] - BC电池工艺影响:电池结构使工艺变化,增加激光开槽、多次清洗及镀膜等工序,激光开槽设备成必选配置,价值量增加,是产业链主要受益者之一 [4][15][16] - 关键设备投资情况:激光开槽设备单爪投资约5000万人民币/GW;电镀铜工艺单项投资约2000万人民币;激光串焊设备单体投资约5000万人民币,总体投资可达1亿人民币左右 [4][17][18][20] - 激光技术焊接优势:高精度、高效率和过程控制能力,可实现整板穿焊,减少应力变化,避免组件跳区,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导入量产应用 [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珠海和义乌产能基本满负荷,爱旭推进山东济南ABC电池组件项目,定增计划获交易所通过,待进一步流程,若通过将助力扩产 [11] - 电镀铜工艺用于BC电池金属化环节,具体流程为激光开槽形成扇形图案后进行铜沉积,外去公司项目采用此工艺进行图形化处理 [18] - BC电池产业链中,第二激光公司在量产订单方面处于独家地位,技术壁垒高;拉普拉斯公司是镀膜和热制程设备领域龙头,客户基础广泛,这两家公司未来可能从BC产业链发展中受益最大 [20][21]
BC电池产业变化及产业链机遇
2025-07-08 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