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中期策略:加速全球化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行业 - 公司: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礼来公司、日本中外制药、科伦博泰、百利天恒、新诺威、豪森、默沙东、辉瑞、艾伯维、阿斯利康、诺华、BMS、强生、罗氏、歌礼制药、莱凯医药、第一三共、恒瑞医药、康弘药业、金斯瑞传奇生物、黄医药、博泰、三生、石药、荣昌、泽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 - 研发实力增强:2024年中国创新药临床试验在全球占比达30%,新型活性物质获批数量超日本,在ASCO等国际学术会议占据重要地位[1][4] - 对外授权爆发:2025年上半年license out首付款总金额达33亿美元,总交易金额达480亿美元,美国企业合作项目中来自中国项目比例升至42%[1][4] - 产品表现出色: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登顶BTK品类第一名,康方AK112、信达IBI363等产品展现显著疗效[1][4] 2. 行业估值与发展空间 - 估值现状:年初至今港股创新药指数上涨69%,PS和PB回到历史中位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PS回升但仍处历史底部,对比海外有提升空间[2] - 发展空间:未来5 - 10年,中国有望出现一批进入全球前30序列的药企,创新药出海潜力大[2][3] 3. 跨国药企合作需求 - 专利悬崖压力:默沙东、艾伯维、BMS等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急需补充管线[1][5] - 资金充裕:强生、罗氏、默沙东等手握大量现金,有投资能力[5] - 合作兴趣:对与中国创新药企合作兴趣浓厚,关注肿瘤、免疫和代谢等领域[1] 4. 重点领域突破 - IO双抗领域:康方AK112和信达IBI363展现显著疗效,有望引领新一代免疫治疗潮流[1] - GLP - 1减重领域:中国公司竞争力逐渐提升,市场规模预测达千亿美金以上[1][13] - ADC领域:全球市场快速增长,国内ADC资产展现出色潜力,多家公司新药陆续出海[2][15][16] 5. 国内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处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国际化加速三轮驱动的发展新周期,建议关注双抗、多抗、ADC及传统小分子疗法领域企业[24][25] 6. 创新药出海选股思路:聚焦海外销售驱动、海外数据读出及重要上市计划节点、具有潜在BC预期的企业[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各跨国药企布局情况 - 强生:在免疫领域全面布局并补强,肿瘤领域血液肿瘤表现突出[5] - 罗氏:在肿瘤领域持续补强,进入代谢领域[5] - 默沙东:肿瘤领域推进ADC研发并引进新技术,开始布局心血管代谢领域[6] - 辉瑞:需补强ADC和代谢产品线,免疫端产品需补强[7][8] - 艾伯维:代谢领域引入Emily,肿瘤方向收购ADC平台但需补强[9] - 阿斯利康:肿瘤布局ADC成功但缺下一代IO,减重和代谢领域需加强[9] - 诺华:关注心血管代谢LPA和小核酸技术,肿瘤集中于核药,可能考虑ADC BD机会[9] - BMS:面临专利悬崖,各领域需补强,多次BD中国创新药管线[9] 2. 国内公司在细分领域进展 - 代谢领域:中国公司有望从跟随者变领先者,戈利分子进入美国一期临床,信达、恒瑞等有GLP - 1小分子布局[14] - ADC领域:国内不同公司针对不同靶点推出新药,如科伦博泰、因生物等产品展现良好数据,信达、恒瑞、康弘等公司有相关布局[16][17][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