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暂停90天到期解读及其关税政策前瞻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空业、汽车业、半导体业、芯片设计软件业、稀土业、农业 - 公司:苹果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及目的 - 特朗普政府将对等关税暂停期限延长至 8 月 1 日,目的是争取更多时间达成框架协议,且避免影响美联储降息意愿[1][4] - 美国重新制定关税政策,与 20 多个贸易伙伴谈判,关税调整取决于谈判态度,强硬则提高,顺利则降低,预计最终将与大部分伙伴达成协议[1][7] 美国与部分国家达成的贸易协定内容 - 英国与美国的繁荣框架协议于 6 月 30 日实施,保持 10%基本关税,航空领域豁免,汽车行业关税从 25%减至 10%[2][5] - 美国对越南实行零关税,但对部分越南产品征收 20%-40%转运费,旨在限制中国中间产品转运[1][2][5] 关税政策对美国的影响 - 达成贸易协议后,美国预计每年可增加 3000 - 4000 亿美元关税收入,但不足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对贸易平衡影响有限,主要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1][8] - 关税对美国通胀有实质性影响,但因货物在通胀指标中占比约四分之一、库存因素、推迟降息等,整体通胀未明显体现[19] 中美贸易关系 -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反制,双方经济均受压,美国企业受影响更甚,如苹果公司因关税增加成本上升,中国不承认美国单边关税合法性[3][13][14] - 日内瓦会谈后,美国降低部分升级关税,但仍保留对中国 51%的算术平均关税,中国为 33%,高额关税结构阻碍贸易,未来关税问题需进一步谈判[1][11][12] - 中美进入战略相持期,预计相关关税将持续较长时间[15] 其他国家与美国贸易情况 - 美国对巴西关税从 10%提高到 50%,不仅是经济考量,还包含政治干预背景,巴西是否反制需进一步观察[1][7][18] - 印度、日本未妥协给特朗普关税谈判带来压力,韩国有望在 8 月 1 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25][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对越南实施关税政策可能伴随原产地规则变化,操作难度大且不一定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但美国不在意[5][6] - 第三次经贸谈判可能超出贸易范围,包括中国进一步开放、结构性改革、货币合作及双向投资等议题[17] - 中美双方达成共识但未公开贸易协定具体文本,协议可能只是部分共识,还需继续谈判[20] - 中欧关系存在俄乌战争和贸易不平衡两大分歧,欧盟对中国出口下降致逆差扩大,影响其态度,中欧峰会有望在电动车等问题上取得进展[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