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席四提氢能,产业景气支撑底部布局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氢能行业[1][2][3][4][5][6][7][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支持:国家主席三年内四次点名氢能,与风电和光伏并列,显示其重要地位;2025 年 4 月 30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报告明确十五五期间发展定位,6 月 10 日强调通过 11 个试点推动商业模式成熟,全方位支持行业发展[1][2] - 基本面情况:十四五目标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 10 - 20 万吨、汽车 5 万辆,2025 年产能达 11 万吨,汽车缺口约 2 万辆,下半年预计加速发展;6 月绿氢项目备案产能 760 万吨,开工率约 31%即 200 万吨开工,预计三年内陆续招标落地;电解槽价格降至 500 万元左右,利于绿氢项目平价[1][4] - 发展关键与应用场景:关键在于拓展下游应用场景,绿醇绿氨和车端最具潜力;海外因政策需求和碳税价格可能率先突破,出口绿醇绿氨是重要方向;2025 年 10 月项目将增加船舶量级,带动绿醇需求,现有订单带动甲醇消耗 680 万吨、绿氢需求 130 万吨,2030 年绿醇需求超 4000 万吨;汽车端政策加码,城市群扩容,补贴资金回笼,地方减免过路费,降低长途运输成本,汽车放量确定性高[1][5][6][7] - 投资机会:集中在制氢设备、运营商和下游应用;制氢设备先受益且弹性大,前六个月招标 780G 瓦,同比增长 35%,推荐华电科工等;运营商中率先落地绿色甲醇项目的厂商有盈利窗口期,如金风科技等;下游燃料电池系统推荐亿华通等,车载储氢瓶推荐国富氢能等[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际船舶组织 2027 年起对 5000 吨以上大型远洋船舶征收碳税,推动海外绿醇绿氨需求增加[5] - 绿醇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上优势明显,30 年后只有绿醇能满足不罚款要求[6] - 汽车每公里过路费约 2.2 元,减免后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20%,使长途运输成本低于 LNG 天然气重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