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渡科技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易都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财年经调整的EBITDA同比大幅增长25.6%达3900万元,净亏损同比收窄38.9%,OPEX整体金额同比下降23%,OPEX占收入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收窄23.8%,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3]。 - 大模型产品进展:2025年上半年面向医生打造“1+N+X”的CO pilot产品矩阵,以AI中台为基座集成多个头部大模型,赋能全流程业务场景并联通数据中台;计划未来三年投入8000万 - 1亿元发展大模型,预计2026财年经调整EBITDA翻倍增长,2027年开始持续盈利;医学大模型处理60亿条医疗记录,覆盖11.5亿次人群,自研Madrad架构识别医疗语料,降低AI幻觉率,性能优于DPCARE 1 [4]。 - 肿瘤疾病领域应用:以肿瘤疾病为核心攻克顶级专科机构,如中肿、北肿和哈肿等,在中肿落地120多个新诊疗场景;推出由中科院院士滕高军领衔的肝癌诊疗智能体“小肝人”,并计划推出其他疾病诊疗智能体[6]。 - AI智能体服务特点及效果:通过无代码工具链让医生自行构建,重点医院使用人数达全院医护人员43%;AI诊疗助手两个月内服务患者2.6万次;医院端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5%[7]。 - 慢病管理进展:已在海南陵水、天津经开区和惠民宝等地实践,计划辐射至三亚、万宁、琼海和文昌等城市,扩展至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管理[8]。 - 海外市场项目:参与新加坡卫生部MSC home移动住院护理国家项目,支持Singhealth旗下四家医院,通过APP Doctor Body实现出院患者远程监控,生成个性化建议[9]。 - 未来战略规划:业务上预计2026财年各业务板块20%左右增速,深耕支付意愿和能力高的城市,筛选项目稳定提升毛利率;大模型守住优势项目,严选新项目,考虑GDP排名靠前及支付意愿高城市;未来三年投入8000万 - 1亿元发展大模型,保持领先地位,聚焦核心客户和业务[12][13]。 - 盈利预期:预计2026财年经调整EBITDA翻倍增长至7800万元,若不算大模型投入26财年利润转正,算上则2027年整体利润端成本转正[4][15]。 - 业务板块营收占比及趋势:第一个板块占比约48%,第二个板块约34.5%,第三个板块占比较低;预计医院相关业务收入增速提升,占比持续增加[16]。 - 竞争格局及优势:医疗AI市场竞争激烈,易都科技优势在于对疾病理解深度及精准度高,智能化产品在科研平台、ICU病房等高价值场景效益显著,召回率超85%;但C端缺乏忠实客户及影响力,更多与B端合作[24][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技术挑战应对:大模型存在AI幻觉问题,通用大模型幻觉率约60%,公司医学大模型可达80%,通过打磨算法提高疾病理解精准度,如30秒内生成癌症患者TNM链式分析[17]。 - 预算问题应对:客户主要是B端,收入确认时间长,需提前一年做预算,公司采取聚焦战略开发核心客户和项目[17]。 - 医院使用新产品挑战:医院使用新产品有一年左右滞后期,预算有限,只能部分科室使用或选非完整版,待预算批完再升级,影响产品推广、升级和收入确认速度[19][20]。 - 生命科学业务情况:围绕药品与器械全生命周期提供AI驱动解决方案,相比传统CXO公司提高效率,如数据库建立效率提升8倍等;截止今年3月31日中标多个创新类临床项目,今年以来订单金额增加约6000万元,预计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订单改善[22][23]。 - 智能体“小肝人”效益:针对肝癌早期诊断、标准化治疗方案及资源分布优化,将顶级医院成果转化为标准化决策路径,推动普惠输出,计划推出更多类似智能体[25][26]。 - 国际业务布局及挑战:在新加坡、文莱有项目进展,未来集中布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但面临政治风险和数据接入敏感性问题,美国和欧洲市场拓展困难[27]。 - 未来发展方向:沿着产品矩阵升级拓展,开发新产品和应用场景,技术上落地及场景积累更新拓展;AI辅诊影像科纳入医保,有望扩展至更多方向提升产品价值产出[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