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设备新能源2H25展望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力设备新能源、储能、电网设备、工控、机器人、核能、热泵、光伏扬水系统 - 公司:C 公司、亿纬、欣旺达、冠宇、豪鹏科技、普泰莱、下午新能、富临精工、中熔电气、西电新能、红发、荣泰、宏工、纳克、联赢激光、先汇技术、绿源恒、纳科、力源恒、璞泰来、华盛锂电、远航机密、德福铜罐、同冠同博、平高、许继、西电、南瑞、思源电气、特变电工、三鑫医疗、海兴电力、巨华科技、广信通、汇川、雷赛、麦克米特、艾克赛博、明阳电器、威胜控股、特瑞德、金盘科技、伊戈尔、欧陆通、同舟电子、创航科技、真视通、金工科技、智源、上纬新材、特斯拉、鸣志电器、伟创电气、川鼎智科技、江苏雷利、浙江荣泰、金力传动、中臣科技、三木、贝托、信捷电器、华为云、星奥、能量基点、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海陆重工、思源、儒竞科技、伟创电气、英威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锂电产业链 - 需求超预期:国内重卡商用车上半年同比增长约 190%,乘用车终端需求韧性增强,第一周上险数据同比增长约 20%,渗透率达 56%;欧洲市场恢复超预期,上半年整体增长超 20%,部分车企如大众在欧洲地区高增长达 70%以上;上半年国内新能源车出口强劲[1][2] - 排产景气:7 月份初步排产环比提升个位数,超出市场对三季度国内需求较弱的预期[2] - 美国政策利好:大而美法案延续储能补贴至 2033 年,设定外国敏感实体材料援助比例限制,取消 100 万美元技术授权上限,推动主链估值修复,加速板块北塔修复[1][5] 2. 储能行业 - 发展积极:2025 年下半年国内独立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海外美国发货恢复,非美地区需求高涨,头部电池厂储能排产饱和[1][4] - 出货量增长:2025 年预计达 390GWh,同比增长 16%,中国占比 60%,欧洲增长亮眼[3] - 价格企稳:电芯价格稳定在每瓦时 0.3 - 0.35 元之间,逆变器价格逐渐企稳[3][14] 3. 电池环节公司 - 二季度业绩向好:整体业绩环比向上,头部厂商如 C 公司和亿纬经营性业绩同比良好,价格平稳[8] - 未来前景乐观:已获美国储能和动力订单及技术授权,东南亚产能明年逐步释放,美国市场逻辑增强[8] 4. 消费类电池公司:欣旺达、冠宇和豪鹏科技得益于下游 3C 产品和 AI 端侧需求提升,以及钴酸锂价格传导效应,二季度业绩预计环比改善[9] 5. 材料环节公司 - 二季度面临挑战:碳酸锂价格阴跌影响铁锂和电解液环节减值,隔膜和负极环节面临价格压力及成本上涨问题[10] - 部分公司有机会:普泰莱、下午新能和富临精工可能在中报业绩上有较好表现[10] 6. 零部件环节公司 - 中报业绩预期强:中熔电气、西电新能、红发以及荣泰等公司增长预计不错[11] - 中熔电气亮点多:二季度利润达 7500 万元,超市场预期;激励熔断器有望应用于新能源车领域并拓展海外市场;布局泰国工厂产能;下一代英伟达 HVDC 800 伏直流架构将催化数据中心领域对熔断器需求增加[11] 7. 固态电池板块 - 产业趋势明确:虽近期有调整,但下半年催化因素存在,如工信部中期验收及头部公司招标等[12] - 投资方向推荐:设备环节中的干法电极、胶框印刷与碟片以及等静压设备;关注宏工、纳克、联赢激光、先汇技术等公司[12] 8. 新能源车中游板块 - 设备环节机会大:胶框印刷和碟片由整线厂布局;等静压设备相关企业正在布局[13] - 材料环节有方向:硫化锂关注性能、纯度及工艺放大降本路径;集流体试验镀镍铜箔和镍铁集流体方案;高速铜箔板块走势强劲,高端 HVLP 铜箔有望量价提升[13] 9. 电网设备行业 - 进入新景气周期:2025 年 1 - 5 月全国电网投资同比增速接近 20%,新能源新增装机超 200GW,预计 2026 - 2027 年电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3][25] - 特高压方向有催化:三季度尤其中报之后传统特高压方向会迎来强催化,推荐平高、许继、西电和南瑞等公司[25] - 主网表现超预期:前两批次招标金额同比增速 17.4%,GIS 需求显著增长,预计投资与招标量将维持高位[26] - 配网有新空间:上半年开启区域联采规范国网投协议库存招标,单价下降接近稳态,发改委提出的大功率充电桩发展要求为配网带来新空间[26][27] 10. 电表市场 - 上半年有顾虑:第一批招标同比下行,采用传统标准,新标准预计年中出台[28] - 全年预期好:全年预期招标量八九千万支,同比增速至少 5 - 10%,第二批和第三批招标若采用新标准电表,量会增加且单价有望止跌回升[28] 11. 国网数字化招标:保持稳健状态,今年更注重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智能巡检应用,可能从网侧延伸至省侧订单[30] 12. 电改:2025 年 136 号文推动各省现货市场提速,新能加速入市后储能等调机性资源盈利有望改善,辅助决策软件和交易商将受益[31] 13. 工控板块 - 需求韧性强:2025 年以来多家公司凭借国产替代、降本增效实现利润端稳健增长[32] - 库存回归正常:今年工控企业库存区划干净,渠道端库存回归正常,终端需求起色时订单传导顺畅[33] 14. AI DC 领域 - 技术演进:强电侧新技术如 UPS、HVDC、巴拿马电源到 SST 路径逐步演进;弱电侧与 GPU 迭代高度相关,服务器电源功率逐步提升[34][35] - 英伟达架构升级:下一代 Rubin 架构将进入 power rack 时代,电源厂商将提供整柜解决方案[36] 15. 液冷技术 - 发展趋势好:2025 年被称为 AI 液冷元年,从 GB200 到 GB300 逐步快速应用,液冷散热能力强于风冷[38] - 投资机会多:核心零部件如 CDU 以及快接头和管路数量大幅上升带来投资机遇,从单向液冷向双向液冷再到浸没式液冷发展[38] 16. 机器人板块 - 近期有调整:相关产业链公司股价回调,主要由于机器人量产进度延迟[40] - 硬件有竞争力:电机、减速器、丝杠等组件成本下降且技术迭代显著[42] - 软件有卡点:AI 层面存在较大瓶颈,上半身操作能力相对欠缺[42] - 灵巧手是关键:朝着自由度越来越高、传感能力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多家公司积极布局相关核心零部件[43] 17. 核能产业 - 战略复兴:从 2023 年开始,传统三代核电以及新兴方向如 SMR 和核聚变重新进入视野[45] - 全球目标明确:COP28 会议签订三倍核能宣言,到 2050 年全球核能装机要达到三倍目标[46] - 各国积极推动:中国每年约 10 台核准量,美国发布政策支持,欧洲从反核立场转向支持核电发展[45][47] - 复兴原因:用电需求增长和地缘冲突带来的能源自给自足诉求增强[48][49] - SMR 前景待察:发电功率通常在 300 兆瓦以下,选址灵活,但商业化并网案例少,成本下降是关键[50] - 可控核聚变进展显著:全球产业链投资热情高涨,各国提出路线图,中国具有明显优势,相关项目有明确时间节点[51] 18. 电力设备出海 - 市场增长:2023 - 2024 年表现突出,新兴市场投资增速快于成熟市场,预计未来仍保持增长趋势[54] - 供需紧张:大型电力设备需求旺盛,海外头部厂商交付周期长,中国企业长期出海具备实力且品牌力提升[55] 19. 热泵行业 - 去库结束:从高库存周期回落至一到两个月状态,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回升至 20% - 30%,二季度延续增长态势[59] - 需求回暖:欧盟新立法法案和各国补贴政策推动热泵需求回升[59] 20. 光伏扬水系统 - 成本优势明显:相较传统柴发度电成本低廉,后期维护成本也低[60] - 市场前景好:2024 年全球光伏扬水变频器市场规模约 45 亿美元,预计 2032 年达到 85 亿美元[6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澳大利亚能源结构:2025 年因极端天气导致极端电价出现次数增加一倍以上,煤炭发电竞争力下降,加速退役,风光配套尤其是储能价值凸显[21] 2. 新兴地区新能源:印度通过政策驱动风光及未来存量配置,巴西大型存量项目逐渐释放,多国推出建筑节升计划细化补贴政策推动能源配置[22] 3. 储能经济性优化:通过补贴政策实现储能成本降低 30% - 50%,德国提升储能套利机会成本,灾后重建和地缘冲突地区分布式储能成为解决方案,澳大利亚对户用储能减免 30%安装成本[23] 4. 海外市场机遇:下半年关注非北美的海外市场发展机遇以及表后侧新增地方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推荐关注宁德时代、海普思创等企业[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