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债市、股市、出口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债市看多:央行本月进行1.4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到期1.2万亿,总体超额投放2000亿,虽资金利率季节性上升,但显示对市场呵护态度,维持债市看多判断 [2] - 市场调整属阶段性:市场调整源于机构拥挤度高及限制机构交易、城市更新预期、债券供给压力等多重因素叠加,单独因素不足以引发大反转,共同作用致市场形态畸形,这种阶段性调整利于后续政策出台后利率下行 [1][4][5] - 无需过度担心股债跷跷板效应:股票上涨由政策催化和部分海外因素,非经济增长或通胀驱动;多数机构对固收类资产有刚性需求,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行为差异明显,股市上涨不会显著挤出债市资金 [1][6] - 上半年股指和国债利率同步上行无需担忧:2 - 3月上旬利率上行因市场资金紧张,投资者担心央行收紧货币政策;5月中旬利率上行与日内瓦会谈有关,这些因素未持续,对股债市场仅短期扰动 [1][7] - 农商行限制措施对债市长期影响有限:针对农商行和中小银行的限制措施体现在存贷差和净息差方面,农商行可能缩表或通过SPV投资,对债券市场仅有短期扰动 [1][8] - 城市更新政策具基建属性:城市更新强调避免大规模拆迁,通过盈利和微观主体自发加杠杆推动房价上涨,政策持续性依赖增量资金,具有基建属性而非地产属性 [1][9] - 出口形势不乐观且难断周期复辟:6月下旬至今出口回升,但对美国出口下降,欧洲和东南亚有韧性;转口贸易受限,本月CPI数据超预期程度不高,难以断言周期复辟 [1][10] - 7月下旬债市调整是买入机会:7月供给量较高且集中在下旬,今日新发20年、30年地方债发行结果差与情绪有关,过去经验显示供给落地可能是好事,10年期国债利率1.7%可能是相对上限,目前距此仅差3BP,下旬调整将成买入机会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量化模型仅考虑胜率不考虑赔率,结果较准确但可能短期波动,分析师更关注大趋势和大方向,与主观判断虽有分歧但不冲突 [3] - 城市更新政策在2025年7月8日求是网发布的文章中得到详细阐述 [9]
利率 - 债市调整,近忧还是远虑?
2025-07-15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