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 - 公司:Akeso、BeiGene、CSPC、Hansoh、Innovent、Hengrui、Sino Biopharm、Zai Lab、RemeGen、3S Bio、Henlius、Kelun Biotech、ShangHai JunShi、3SBIO、CARSGEN、SHANGHAI HENLI、STAIDSON、SUNSHINE GUOJI、SHANXI JINBO、KEXING、BEIJING BALANC、SANSURE、SHENZHEN KANGT、CHINA RESOURCE、CHANGCHUN BCHT、PHARMARON、ASCLETIS、INNOCARE、SIHUAN、YICHANG HEC、LUYE、CHINA RESOURCES、LEPU、DOUBLE、APT、SHANGHAI MICRO、SHANDONG WEIGA、JIANGSU YUYUE、MEHOW、EYEBRIGHT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行业强劲反弹:自2025年初以来,中国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情绪强劲复苏,多数领先公司估值倍数重新评级;MSCI中国医疗保健指数和恒生生物技术指数2025年年初至今分别上涨38%和57%,显著跑赢大盘;生物科技子行业表现优于其他子行业,国内中大型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年初至今增长56%,从1020亿美元增至1600亿美元,CRO/CDMO公司市值增长28%,从570亿美元增至730亿美元 [1][10][11] - IPO和融资活动活跃:2025年上半年,中国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二级市场融资活动明显增强,IPO+FO融资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4倍,2025年第二季度IPO+FO融资回到2020 - 2021年平均水平;2025年年初至今完成的27笔IPO和配售交易中,67%自交易日期以来录得收益 [12] - 海外授权交易吸引投资者:2025年,有活跃海外授权活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受到投资者青睐,如RemeGen、3S Bio、Henlius、Innovent和Kelun Biotech等公司的海外授权交易推动其股价表现 [12] 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 - 研发和创新持续:尽管自2022年以来资金长期紧张,但中国新临床试验启动数量在短暂低谷后于2023年恢复增长,并自2024年进一步加速;肿瘤学领域最具创新性的药物模式,如双特异性抗体和ADC,临床试验启动数量自2024年以来增长更高 [32] - 全球影响力提升:中国在全球创新药物管线中的份额稳步增长,2025年首次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韩国和印度),占全球的51%,且重点集中在肿瘤学领域;中国资产在全球顶级医学会议上的代表性增加,如ASCO 2025上,中国临床试验的口头报告数量创历史新高 [33] 公司估值与投资机会 - 制药公司:领先的中国制药和CDMO公司平均PEG比率为2.9倍,制药公司普遍比CDMO公司估值更高;CSPC在近期大型海外授权交易引发的反弹后,PEG比率达14.5倍,显得过热,而Hengrui(2.3倍)和Sino Biopharm(2.0倍)看起来更便宜 [44] - 生物科技公司:基于共识数据,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值/2032年营收收敛在2 - 5倍;BeiGene(2.7倍)和Zai Lab(1.2倍)看起来被低估,Innovent(3.5倍)处于合理范围,Akeso(4.7倍)和Kelun Biotech(5.6倍)相对昂贵;Zai Lab内部管线较新且短,BeiGene市值是其他顶级公司的2 - 3倍,且两家公司在美国双重上市受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但2025年下半年都有良好的临床数据催化剂,存在战术机会 [4][44] 行业风险与挑战 - 估值接近上限:目前市场估值已达到或超过全球同行水平,MSCI中国医疗保健指数的P/S比率已与标准普尔500医疗保健指数交叉,进一步上涨并接近2021年水平将困难,上涨空间有限 [2] - 海外授权交易集中风险:海外授权交易集中在PD - 1/VEGF和GLP - 1类别,可能过热并接近饱和,当前反弹可能不会长期加强 [52] - 市场指标争议:市场对于优先考虑P/S还是价格指标存在争议,制药公司在P/S方面看似高估,生物科技公司在价格方面看似高估,生物科技的势头可能在近期转向制药 [5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方法调整:随着行业成熟,将增加基于倍数的估值权重,相对减少DCF估值权重;制药公司将从之前的DCF、P/E和P/S混合方法转变为DCF、P/E和EV/EBITDA方法;生物科技公司保留P/S和DCF方法,并纳入基于远期P/E的终值贴现模型 [8] - 评级标准:Bernstein品牌根据未来12个月相对于不同市场指数的相对表现对股票进行评级,分为跑赢大盘、市场表现和跑输大盘三个类别;Autonomous品牌也有类似的评级类别,并使用不同的基准指数 [82][87] - 风险与披露:研究报告涵盖多家公司,相关风险、估值方法、价格图表等详细信息可通过特定网址或联系合规总监获取;报告还包含公司相关的合规、利益冲突、分发等多方面披露信息 [80][81][94]
BERNSTEIN:中国制药与生物技术_近期上涨、多重扩张及仍存在机会的领域
2025-07-15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