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泥反内卷:复盘与进展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水泥行业、建材行业 - 公司: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红狮水泥、中建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水泥行业反内卷进展 - 表现较好:国企占比高使企业对利润诉求强,龙头公司市场份额高且反内卷经验成熟,如2024年一季度未全行业亏损,海螺水泥吨毛利与2015年三季度相当;2024年三季度起通过错峰生产和去产能政策,水泥价格多轮提价,2025年上半年业绩和中报预告向好 [1][3] 市场对水泥需求的预期 - 有期待:7月政策发布或带动需求,基建发力支撑需求,中央城市经济工作会议引发政策预期 [4][5] - 未来承压:需供给侧形成合力应对阶段性需求波动 [1][5] 淡季价格波动 - 回落幅度有限:9、10月旺季价格稳定对全年利润有支撑,淡季涨跌对销量带动有限 [6] 龙头公司业绩和市值预期 - 海螺水泥:未来均衡性利润预计100 - 150亿,今年业绩90 - 100亿,对应市值1100 - 1400亿,目前市值偏低 [1][7] 港股与A股反应差异 - 港股反应强: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港股表现优,A股关注需求相关领域,港股投资者更看重供给侧逻辑,长周期底部逐步形成 [8] 建材行业细分分析 - 水泥和玻纤积极:今年3月分析显示,水泥和玻纤在供给端变化积极且易落实,光伏玻璃执行难度大 [8] 水泥行业去产能情况 - 十三五:围绕去产量改革,控制新增产能,需求旺盛时未造成严重后果 [9] - 十四五:需求下降后,去产量策略暴露出弊端,需实质性去产能 [9] 产能置换进展 - 有实质性进展:去年提升产品标准利于淡季提价,去年底开始产能置换,截至今年6月底,60多条生产线补指标,退出40多条,减少约2000万吨产能 [10] 2025年水泥行业趋势 - 产能出清和市场化整合:产能出清因宽限期执行缓慢,价格和产能调整滞后;市场化整合方面,冀东、海螺、红狮等企业进行并购 [14] - 需求和供给逻辑:年初需求乐观,3月正增长,四五月份后供给侧逻辑占主导,长三角价格可能最后上涨,区域价格差异不大,边疆地区受地产或基建影响价差大 [14] 水泥价格走势 - 受多因素影响:供需平衡上,长三角或最后跟涨,区域价格差异不大,边疆地区价差大;原材料成本下降使吨盈利与去年持平,上游材料支撑有助于价格筑底攀升,目前价格同比低10% [16] 具体公司表现 - 海螺集团:今年预计利润95 - 100亿,6月表现不佳,7月发货量环比提升,供给端协同形成时市值可能在1100 - 1500亿 [17] - 中建材:上半年利润20亿超预期,全年目标40亿,涉及水泥和玻纤等,返利券及企业联动积极性高 [17] 区域水泥价格表现 - 呈现分化:东北地区价格4月以来稳步回升,中南和西南地区均价涨幅高于全国,因资金到位、需求恢复和重大项目支撑 [20] 华新水泥优势和发展 - 国内市场优势:区位优势,产能所在区域需求恢复明显;成本端优势,煤炭价格下跌,自供原材料比例高,替代燃料使用率超20%;超产治理及能效环保优势,熟料综合能耗低,超60%熟料窑炉达标杆水平 [21] - 海外业务增长:海外利润占比超40%,非洲市场扩张迅速,计划到2026年海外总产能接近4000万吨,中期目标5000万吨,海外销售单价和吨毛利提升 [2][22] - 海外扩张优势:大股东是豪瑞,具备混合所有制资源优势;规模和区域布局分散,降低风险;扩张方式以并购为主,获取产能快,可利用原有供应链和渠道;布局区域为非洲新兴市场,市场潜力大 [23] - 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2024年在巴西并购骨料生产线,非水泥熟料业务收入和毛利占比到2024年达40% - 50%,骨料产能居国内领先 [24] - 骨料业务重要性:可灵活生产,华新市场份额提升得益于低成本优势,2025年骨料业务毛利率接近50% [25] 水泥板块表现 - 近期回调:与需求不确定性和淡季价格维持有关,长期需求呈区域性、点状特征,淡季价格维持和成本下降支撑行业,反内卷下看好华新 [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水泥情况:产量同比下滑约4%,开工率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价格跌破去年低点,整体价格压力大 [1][18][19] - 建筑工人数量减少:比水泥需求降幅略小,为20% - 23%,与房地产需求形成对冲,使全行业亏损可能性降低 [12] - 华新未来发展前景:预计2025年海外利润占比超50%,有望实现15倍以上市盈率,短期和中长期均具优势,值得重点推荐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