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谈判超预期与医药板块投资观点更新 (1)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细分包括创新药、原料药、器械、生物制品、连锁药店等 - 公司:百济神州、君实、信达、恒瑞、翰森、泽璟、洛森建华、一品红、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三松国际、南微、英科、华东医药、甘李药业、大神灵、英银行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美国压低药价利好中国药企出海 - 观点:美国药价下降利好中国创新药、原料药、制剂、BD、CBMO等出海服务,也利好中美、中欧药企的分子授权交易 [1][8][11][15] - 论据:中国创新药企业在美国市场份额少,降价对出海天花板影响不大;中国药企创新活跃、效率高、成本低、价格便宜、供应充足,能提供新分子和生物药制造;美国创新药价格全球最高,政策鼓励创新但效率降低,降本增效需求将促使其依赖中国创新产业链 [3][6][7][12] 2. 出海空间不受压低药价影响 - 观点:美国药价下降不会使中国创新药出海天花板下降,份额有望提升 [11][12] - 论据:已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创新药不多,如君实的PT1价格是中国的2365倍,降价对出海份额影响小 [12] 3. 产业链重构需时间,短期不影响中国创新药出海 - 观点:美国虽有供应链安全考虑,但全球产业链分工形成非一朝一夕可改变,短期对中国创新药出海无本质影响 [14][15] - 论据:全球产业链分工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人为意愿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15] 4. 创新药步入向上周期,推荐三类标的 - 观点:创新药步入向上周期,推荐创新龙头、创新弹性、上游CXO(卖水人)三类标的 [16] - 论据:信达、恒瑞、翰森等企业业绩兑现,产品放量、BD收入常态化;创新龙头如信达、康方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先机;创新弹性企业如泽璟、洛森建华等有BD预期;上游CXO龙头在创新向上周期有确定性和溢价 [16][17][18][19] 5. 关税缓和对医药各细分领域的影响 - 科学仪器:关税缓和放缓国产替代在关税层面的紧迫程度,但政策支持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关注首台套支持政策 [20][21] - 制药装备:关税缓和消除出口关税拖累,但美国制药业回流趋势仍在,国内企业订单接触持续加速 [22][23] - 器械:关税缓和是阶段性催化,利好高端设备、家用药器材、低值耗材出海,有产品力、研发和海外渠道布局优势的企业表现将更突出 [24][25][26][27][28] - 生物制品:关税政策缓和后,推荐关注华东医药和甘李药业,前者有对外授权和BD预期,后者有海外商业化预期 [30][38][39] - 连锁药店:行业龙头经营趋势向好,25 - 26年有望受益于政策优化、房租优化、技术消化和多元化发展,业绩增长更稳健 [40][42][43][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朗普宣布行政命令将处方要价降低30% - 80%,此前美国反通胀法案已使部分老药降价约60% [2][13] - 美国降低药价的措施包括加速高价储存药竞争、控制折扣回扣、缩小国内外药价差距等 [4] - 华东医药HDM1602有出色BD成绩,残疾病逝者临床二期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入三期临床;甘李药业24年5月通过IMA上市前GMP检查,有望今年在FDA有好消息 [31][32][38] - 连锁药店房租占营收比例5% - 8%,24年龙头企业积极优化房租,25 - 26年可能有明显利润贡献 [42] - 连锁药店产品结构中,中成药占比70% - 80%,毛利率30% - 35%,大健康品类毛利率40% - 50%,25年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