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鞋服行业、鞋服OEM行业、运动鞋服品牌商行业 - 公司:耐克、深州国际、京越、裕延制造举行控股、九星控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加征关税对鞋服行业的意义 - 东南亚关税情况:越南、柬埔寨、印尼、孟加拉、斯里兰卡等产地关税普遍在30% - 40%多,各国存在约10%的关税差异,对净利润率普遍为10%的运动鞋服制造企业有显著意义[2] - 中国关税情况:截至4月9号,考虑2018 - 2019年301关税,累计征收的对等关税达到145%,高于东南亚[2] - 中国出口地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国,欧盟占出口比例13%,东盟占18%,部分纱线面料出口到东盟国家进行成衣制造和加工[3] - 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依赖度:2017 - 2023年,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来自中国的比例从37%下滑至26%,但中国仍是美国纺织服装进口的主要来源地[3] 关税分担情况 - 短期:品牌承担关税[4] - 中期:供应链、品牌商和消费者三者共担,鞋服OEM企业存在关税分摊和盈利能力承压风险。品牌商独自承担关税会使美国业务毛利率下降10% - 15%,对公司品牌商毛利率有3% - 7%的负面影响,品牌有动力向消费者和代工端转移成本[4][5] - 长期:额外关税成本通过改善终端折扣、提价等方式转移到消费者,纺织鞋服供应链回流美国可能性极小。东南亚产地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上游纱线面料企业需靠近成衣及鞋履制造厂布局,OEM布局新产地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且上下游配套需多年积累[4][6] 鞋服OEM代工商投资价值关注指标 - 是否为品牌商核心供应商:在品牌供应商网络中具备独特能力和地位,是鞋服OEM代工商与品牌谈判的核心要素之一[7] - 产能布局和美国业务占比:产能布局和美国业务占比也是核心要素,产能地分布多样的鞋服OEM行业抗风险能力更强,如深州、京越、裕延制造举行控股[7][11] - 品牌商加价倍率:国际运动鞋服品牌加价倍率普遍在5 - 8倍,部分高端品牌能到10倍,加价倍率越高,提价幅度相对越低,品牌商毛利率受影响越小,向供应商压价动因也越小[7][8][11] - 品牌商库存和折扣控制能力:品牌商可通过合理管控库存、小幅提升折扣对冲关税压力,与提价作用类似[12] 鞋服代工企业和品牌商的应对措施 - 品牌商:以提价和改善折扣为主,短期可能要求供应商让利。奢侈品品牌已公布涨价覆盖额外关税成本,运动鞋服品牌终端折扣一般在70 - 75折,合理管控库存、提升折扣可对冲关税压力[12] - 鞋服OEM代工商:出货计划方面,如九星控股;关税成本分摊取决于双方谈判能力,有按代工在鞋服价值链占比分摊和其他情况两种说法,OEM厂商对关税成本的分摊是短期阶段性的,不会长期持续,额外关税成本最终会转移到消费者[12][13][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鞋服价值链各环节占比:OEM端在15% - 20%,品牌端在30% - 40%,零售端在40% - 50%[13] - 鞋服制造运营率:鞋履制造和纺织服装成衣面料制造运营率普遍在个位数到10%左右,2024年补库情况较好[14] - 中小鞋服OEM供应商趋势:中长期,额外关税成本、产能地布局和快速交期要求会使中小鞋服OEM供应商持续出清,头部供应商如深州国际、九星控股等在品牌采购中的份额有望扩大[16]
运动鞋服行业研究:定量推演“对等关税”对鞋服OEM行业及品牌商影响
2025-07-16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