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行业包括农林牧渔、非银金融、电子、房地产、钢铁、电力设备、建筑材料、计算机、有色金属、机械设备、传媒、家用电器、光伏、半导体、消费电子、车规芯片、智能车、医药、TMT、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服务机器人、AI、芯片、港股科技、红利资产、消费等;涉及公司有阿里、腾讯、小米、特斯拉、Figure AI等 [3][4][5][2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整体变化 - 2024年A股整体利润同比增速为负,万德全A指数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0.9%,2025年一季度利润正增长,中小盘指数利润改善明显,反映自24年924政策发力以来经济整体起色,24年GDP实现增速,25年一季度GDP增速5.4%,经济企稳回升 [1][2] 2. 行业表现差异原因 - 非银板块整体利润改善较佳,电子板块因24年半导体周期向上,AI算力需求加大、消费电子板块复苏、智能车带动车规芯片需求,利润出色;房地产、钢铁、电力设备等行业利润同比负增,光伏板块存在问题致电力设备利润负增 [3][4][5] - 2025年一季度农林牧渔、电子行业持续保持较好态势,建筑材料、钢铁、计算机等行业利润显著改善。建筑材料中水泥玻璃行业、有色金属中金银铝等金属价格处于高位使板块股票利润改善;机械设备受益于国内政策、出口强且部分产品国内需求改善;传媒因春节档电影热播、游戏处于产品周期向上阶段业绩出色;家电得益于国补和强出口 [5][6] 3. 指数表现差异原因 - 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行业存在差异,科创50指数部分光伏电池组件行业个股一季度深度亏损,大幅拉低指数整体利润 [9] - 中正500、中正1000、中正2000指数含有较多高质量发展及新智生产力相关板块,上涨率较好,因国家经济加速高质量发展转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7][8] 4. 宏观环境及政策影响 - 中美关税摩擦,4月2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增加34%组合关税,中方对等反制;4月8 - 9日美方再次加征91%关税,中方同样反制。本次日内瓦声明双方愿意取消91%关税,90天内暂缓24%关税,缓和A股情绪,利于风险偏好维持 [11][12] - 美国经济有韧性,一季度实际GDP增速转负,二季度可能反弹,下半年通胀可能回升,美联储降息次数、节奏和空间有不确定性 [13][14] - 国内二季度出口面临压力,逆周期调节政策及货币宽松有望持续释放,5月7日央行下调存款融资利率0.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约1万亿流动性 [14][16] 5. 行业投资机会 - 科技板块:以自主可控和人工智能 + 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催化多,预计表现好。AI产业链上下游前景好,类比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有较长发展路,2025年是AI应用催化密集落地期,全球首款通用AI的agent推出,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用于建设云及AI硬件,看好科创AI、科创芯片、半导体产业等 [17][19][20] - 机器人行业:全球和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分别以17.8%和23.5%的复合增速增长,特斯拉、Figure AI等计划增产人形机器人,国内厂商积极参与研发并与国外合作 [21][22] - 港股科技资产:港股恒生科技、中证港股东互联网指数核心配置价值高,市盈率低于中长期分配数,看好中期维度投资机会;科创100指数成分股以小市值为主,一季度利润总额改善显著,研发投入高于科创50指数,行业分布更均衡,在货币环境下看好 [23][24][25] - 红利资产:红利资产股息率优势明显,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差达4.91%,分别处于过去十年98%和100%的分位;港股红利资产值得期待,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达7.6%,与国债利率之差处于较高分位,南下资金流入利好 [26][27] 6. 资产配置建议 - 中长期看好AI芯片、机器人等AI + 产业链,A股和港股红利方向有绝对收益空间;当前红利资产股息有优势,风险偏好低的投资人可重视 [31] - 美股近期买入力量主要来自散户和上市公司回购,机构需等关税确定性缓和才会回补仓位,有不确定性;黄金短期有波动,长期因全球经济格局不确定性、美元走势不明,作为避险资产会上涨,可长期配置 [32][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者易追逐近期表现优异基金导致高位接盘,习惯频繁交易难以获利,应理性分析基金情况、分散投资、长期持有、制定并执行投资计划,避免现期思维,重视资产配置 [35][36]
科技与红利的双轮驱动
2025-07-16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