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定币架构生态和催化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稳定币行业、第三方支付行业 - 公司:联联数字、拉卡拉、新国都、Coinbase、Uniswap、Polygon、Bridge、泰达公司、连连、尼卡、恒宝股份、网信集团、蚂蚁链、京东链、元璧科技、恒生电子、朗星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稳定币架构设计与产业全景 - 稳定币本质与类型:货币是社会共识,美元稳定币寄生在美元共识上,价值源于美元;稳定币主要有法币稳定币(代表USDT和USDC)、加密货币抵押型、算法稳定币、商品抵押型,法币稳定币是当前主要代表 [2][3] - 产业架构: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基础设施、发行方和资产管理;中游包括支付服务商(联联数字、拉卡拉等)、交易所(中心化如Coinbase、去中心化如Uniswap)、跨链清算公司(Polygon、Bridge);下游是交易结算、跨境支付等使用场景 [3][4] 稳定币生态与竞争优势 - 市场规模与增长:2022年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市值超2500亿美金,90%以上是美元稳定币 [5] - 主要稳定币优势:USDT有先发优势,2014年推出,覆盖200多个公链,链上交易量占比60%以上,团队100多人,2024年利润达140多亿美金;USDC将50%以上收入作为分销费用;代币是抵押型稳定币,通过锚定加密资产超额抵押,抵押率150% - 200%以上,应对市场波动风险能力强 [6][7] 稳定币对全球货币经济的影响 - 对法币的影响:稳定币规模可观且锚定法币时,可对法币形成交易量需求新增,乐观情况下巩固法币储备地位,在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中可能成核心变量 [9] - 对人民币的影响:人民币在稳定币生态中不是主流,泰达公司发行的CNHT规模仅400多万美元;中国反对私人部门发行加密货币;中国可能以香港为试验点加快推进人民币稳定币市场生态构建 [10][11] 政策催化与受益标的 - 政策影响:香港稳定币新规8月初生效,产业或将迎来系统性变革 [13] - 受益标的分类:跨境支付和清算服务商(连连布局全面,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尼卡牌照资源丰富;拉卡拉、新国都等);银行IT系统改造商;IWA板块(网信集团有发展预期);港股直接受益标的 [13][14][16] 人民币国际化与第三方支付 - 人民币国际化成果与战略:2009 - 2015年跨境收付总额从4000亿元左右升至12.7万亿元;战略方向包括CIPS替代SWIFT、数字货币创新、离岸投入便利化、区域制度合作 [19][20] - 稳定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可规避对Swift系统的技术设备依赖、突破使用场景局限、突破资本管制约束 [21][22] - 第三方支付受益情况:全球跨境收付总额2024年达200万亿美元,人民币仅占9万亿美元,占比4%;跨境支付总额中40%左右由零售占有,其中70% - 80%由收单机构参与,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增量空间;预计跨境支付流水增量10万亿人民币,中小支付公司服务其中3万亿,若占1%份额,对应3000亿支付流水提升和30亿收入提升 [23][24][26] - 第三方支付公司格局:受益公司格局由牌照和区域推广能力决定,拉卡拉牌照覆盖最广有65家,新国都是唯一持有欧盟PI牌照的中资机构,拉卡拉是中国跨境人民币全牌照持有方 [25] 产业链潜在受益方向 - 发行支持:香港稳定币发行牌照潜在受益方可能在10家以内,蚂蚁链、京东链、元璧科技在第一批沙盒实验,银链上的恒生电子和朗星科技可能受益 [27] - 银行和证券:银行和证券相对应提供相关服务可能受益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稳定币即使运行在去中心化区块链协议上,最终需靠中心化管理维持稳定,体现经济规律中流动性和稳定性流向信任最集中的地方 [8] - 恒宝股份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市占率达60%,量子加密芯片通过央行认证,独家供应京东稳定币的硬件加密模块 [15] - 网信集团做过国内充电桩1亿元的资产通证化方案,技术通过监管三合测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