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AH股市场,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今年以来AH股均出现小盘股强势表现 - 论据:今年以来A股大盘指数涨幅2%,小盘股指数涨幅8%;二季度以来,港股恒生综合小盘股指数跑赢恒生指数接近15个百分点[1][3] - 核心观点2:投资者对小盘股占优原因存在不同看法,但宏观流动性和量化私募并非决定性因素 - 论据:部分投资者认为宏观流动性充裕有利于小盘股表现,但历史上宏观流动性宽松时AH股小盘风格并非每次都跑赢;有投资者将小盘股占优归因于量化私募资金入市,但今年量化私募产品存续数量减少约1100只,2023年后管理规模下降,且量化私募更像是超额收益发现者而非创造者[1][4][5][6] - 核心观点3:小盘超额收益本质与散户资金入市及非理性交易行为直接相关 - 论据:以港股通为例,南向资金里散户资金部分与恒生港股通扫盘指数超额收益呈正相关,如24年四季度散户南下资金大幅净流入约1900亿;A股散户资金入市规模与小盘指数超额收益正相关,如2013 - 15年散户大幅入市,小盘指数跑赢大盘指数34个百分点;理论上散户新增开户数与量化交易活跃度形成的多空组合收益率正相关[8][9] - 核心观点4:AH股大小盘盈利相对趋势是风格切换领先指标,大盘风格回归需等待景气趋势反转确认 - 论据:历史上宏观政策或产业趋势出现突破性拐点时,擅长基本面投资的机构资金成增量资金主力,推动市场重回大盘占优行情,年初港股科技龙头跑赢市场带动大盘风格回归[10][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银行股超额不能代表整体大盘股表现,过去三年A股宣万大小盘指数中大盘指数下跌8%,小盘指数涨跌幅为0%[3] - 交易热度指标如估值、换手率、成交额等对AH股大小盘风格择时效果不理想,即便小盘相对估值或换手率处于历史高位,后续仍可能延续超额收益[7][8]
对小盘风格的三个理解误区—兼论下半年市场风格展望
2025-07-16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