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机硅行业专家电话会
2025-07-16 23:25

行业与公司 * 有机硅行业 [1] 核心观点与论据 需求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有机硅需求增速接近20% 主要受益于电子电器领域高温胶需求增长及欧洲市场出口量增加 [1] * 预计下半年需求增速将放缓至8%-10% 受建筑行业表现不佳影响 但新能源 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显著 [1] * 2024年表观消费量增长20% 相比2023年的11%显著提高 增速主要由电子电器特别是高温胶需求推动 欧洲市场出口量增加显著 [18] * 海外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领域 随着半导体和AI技术发展 对特种硅胶和定制硅胶的需求增加 硅油冷凝液在芯片降温方面应用广泛且需求快速增长 [21] * 建筑行业是最大下游市场但近期表现不佳 新能源 新材料领域需求增速预计可达18%以上 [8][17] * 纺织 光伏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也是重要消费市场 但光伏行业因过剩问题预计增速不会太快 日用品受消费降级影响可能放缓 [17] 价格与成本利润 * 当前DMC价格约为11,000元/吨 生产成本在10,500至10,700元/吨之间 盈利空间较小 [1][9] * 工业硅价格上涨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部分企业通过自供工业硅和氯甲烷降低成本压力 [1][3][9] * 深加工产品价格与利润空间更高 例如DMC售价11,000元/吨 而深加工后的高温胶售价为12,000元/吨左右 越往下游延伸利润越高 [16] * 2025年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 6月中下旬DMC实际成交价格跌至每吨1万元的历史新低 随后小幅反弹 目前处于缓慢上涨阶段 [2] * 近期DMC价格上涨驱动因素包括工业硅等上游原料涨价 供应端支撑(如企业检修消耗库存)以及供需矛盾逐步好转 [4] 供给与产能 * 国内有机硅产能约344万吨 占全球总产能的70%左右 [13] * 2025年无新增DMC产能投产 供应端增长主要依赖现有企业提高开工率 [1][12] * 2026年规划新增产能包括新疆奇亚一期80万吨单体等项目 但除新疆奇亚外其他项目因建设周期问题存在不确定性 [1][12] * 陶氏预计2026年退出40万吨单体产能(折合20万吨中间体)对全球供给影响有限 国内现有产能开工率稍提高即可补充 反而利好国内出口 [1][6] * 有机硅行业暂无强制减产政策 大规模降负荷或产能退出的可能性较低 因行业仍略微盈利且大部分单体厂还涉及其他产品作为补充 [7] 开工率与库存 * 当前行业开工率约为72%-73% 部分企业停车或降负荷生产 [1][11] * 预计下半年开工率将提升至80%左右 驱动因素为供需矛盾缓解 "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及出口增加 [1][11] * 工厂库存正在缓慢下滑 目前统计接近5万吨 实际库存略高于此 但相比四五月份已显著下降 预计8月份随订单交付将继续减少 [20] * 每月消费量约为20万吨 因此当前出货压力不大 [20] 下游产品结构 * 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中 高温胶占比约40% 主要应用于建筑和电子电器领域 [3][15] * 室温胶占比30% 用于电子电器和建筑领域 [3][15] * 硅油占比12%-15% 广泛应用于日化 纺织品防静电处理及食品加工消泡剂等领域 [3][15] * 其他如硅树脂 偶联剂等小品种约占10% [15] * 高温胶还用于汽车发动机 航空航天及国防等高温环境中的密封圈及模具制造 [15] * 偶联剂用于橡胶 塑料及复合材料 并增强轮胎耐磨性能 树脂用于耐高温绝缘漆及涂料 全球年产量约10万吨 [25] 其他重要内容 原材料与生产工艺 * DMC生产主要使用工业硅和氯甲烷 每吨DMC需要约0.52到0.53吨工业硅(部分企业工艺改进单耗可降至0.5以下) 氯甲烷平均单耗约为1.6吨 [22] * 各单体厂间生产工艺差别不大 但装置时间长短影响损耗及费用均摊 进而影响利润空间 [10] 市场展望 * 下半年市场表现预计优于上半年 驱动因素包括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减弱 "金九银十"需求旺盛 单体厂可能逐步实施减产计划 以及国家政策对光伏行业的影响可能传导至有机硅领域 [5] * 工业硅价格短期内可能因期货市场支撑而上涨 但长期走势因供需面未明显改善需谨慎观望 [3][24] * 有机硅作为工业硅下游消费占比约30%多 与多晶硅相近 对有机硅价格支撑作用明显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