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氧20250718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新氧 - 行业:中国轻医美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氧业务模式和扩展计划 - 业务分三块:互联网平台业务(新氧 APP)、上游产品(收购极致激光,代理 11 款韩国玻尿酸产品)、下游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 [3] - 扩展计划:2025 年底计划开设 50 家新氧青春诊所,Q4 在二三线城市开放加盟 [2][3][10] 中国轻医美市场发展趋势 - 2022 年后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占市场 70%-80%,玻尿酸市场竞争激烈,还有多款胶原蛋白和再生材料在研发 [4][5] - 若按韩国轻医美机构渗透率套用到中国,未来中国轻医美机构将超 2000 家 [5] 新氧青春诊所特点 - 门店设计现代简约,人员统一工服,产品组合分青春原创、万世大师团和经典系列 [6] - 提供全国统一价目表,截至 2025 年 3 月整体收入超 4300 万,每月核销服务点近 5 万次 [2][6] 新氧成本结构优势 - 变动成本:全渠道平均获客成本 600 元,低于传统医美机构;自营产品占比 20%,连锁规模化后使用频率将提高 [7] - 固定成本:增加消费者数量可降低单个消费者分摊的固定成本 [7] 新氧上游管线布局及规划 - 2025 下半年推出新水光和皮秒设备,2026 - 2027 年有新一代童颜针及新型材料 [2][8] - 不断优化线上线下营销、中台搭建和医生选用 [8] 成熟与成长期门店表现 - 成熟期(北京保利广场店):第五个月经营现金流转正,16 个月收回投资,老客收入占 70% [2][9] - 成长期(广州 ICC 店):接近饱和,老客收入占 54% [2][9] 新氧财务表现 - 2023、2024 年总收入约 15 亿,2024 年连锁收入 1.7 亿,2025 年 Q1 连锁收入近 1 亿 [4][10] - 预计 2025 年 Q4 开放加盟,全年开 50 家店,连锁业务成核心增长点 [4] 新氧应对竞争优势 - 通过自营产品、自主研发和医生团队,降低对名医 IP 依赖,控制获客成本,提升性价比和竞争力 [4] - 与其他业态比,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上下游,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 [11][12] 新氧运营策略 - 精简 SKU,从 100 多个减到 60 多个,关注光电维养和抗衰注射等标准化项目 [13] - 私域运营,不采用充值模式,获客渠道包括私域、老带新、外部流量和线下自然流量,获客成本 600 元 [14][15] - 供应链管理:收购激光公司,谈判独家锁定协议,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毛利空间 [16] - 门店运营:分离关键业务,由中后台统一完成,减轻对店长依赖,便于标准化扩张 [18] 新氧开店策略 - 速度:过去两年开店速度业内领先,2025 年达 50 家,2026 年不低于 2025 年 [20] - 选址: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核心区域,尝试进入西南及武汉等城市 [20][21] 新氧业务板块规划 - 2025 年亏损因发展连锁业务,预计 Q4 单季度集团盈利 [25] - 连锁业务:作为核心主业务发展 [25] - 平台业务:控制流量采买费用,保持约 40%经营利润率,尝试用平台反补诊所流量 [25] - 上游业务:依托激光公司及针剂代理销售保持盈利,预计 2026 年销售增长 [25][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美机构提供 SKU 面临标准化挑战,个性化项目难推广,新氧精简 SKU 应对 [13] - 与大型单体店商业逻辑不同,对人员素质要求不同 [17] - 公域获客成本增加,新氧优化流程控制成本,重点城市加密布局应对 [22] - 京东进入医美行业对新氧竞争压力不大 [23] - 新氧在西南地区布局策略,长沙门店调整后有望 2026 年更好发展 [24] - 新氧自有产品占门店比重约 20%,包括设备类和针剂类 [27] - 门店成本构成,耗材占比最高 [28] - 新开医美诊所获客成本及变化趋势,多数店运营五六个月盈亏平衡 [29] - 一线城市医美诊所扩展计划和理想覆盖半径 [31][32] - 二线城市医美诊所发展策略,四季度试点加盟 [33] - 医生团队建设及培训机制,分四个级别,高端需求外聘医生 [35] - 医美连锁机构毛利稳定在 70%左右,新开店铺爬坡期毛利前期偏低 [36] - 新氧过去十年积累用户方式,目前无专门私域流量,研发 AI 提升转化 [37] - 新氧设备能力与大牌差别小,产品价格有优势 [38] - 新氧内部正调研回港股上市问题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