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 A 股市场、港股市场、债市等金融市场,以及沪深 300 非金融建筑公司、银行股等具体板块或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股市场周期与牛市阶段 - 五年周期特征:A股市场有五年周期,与中国政治周期相关,逢 4 逢 9 年份常为底部,逢 1 逢 7 年份常见顶部[1][4][5] - 牛市三阶段论 - 第一阶段:政策转折点,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宽松,风险偏好改善和流动性增加,引发短促有力反弹[5] - 第二阶段:需盈利增速加速改善或极强流动性推动,M1 增速提升是重要因素;市场经过换手,投资者浮盈后进入正反馈机制,突破扭亏阻力位[8][18] - 第三阶段:监管降温后出现,指数创新高但成交量萎缩,呈背驰式上涨,结束标志是政府采取降温措施[9] 2. 当前市场情况与进入牛市条件 - 市场现状:2025 年上半年 A 股市场整体横向震荡,6 月底突破 3450 点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当前指数横向震荡反映对盈利增速回升的担忧[3][8] - 进入牛市条件:经历漫长换手,资本面加速改善,M1 增速提升,有大的产业趋势配合更好,但此次难以期待盈利增速加速改善[10] 3. 市场变化原因及特征 - 自由现金流与价值投资:2025 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资本开支下降,自由现金流加速改善,分红和回购比例攀升,价值投资理念兴起[1][11][12] - 股市与债市跷跷板效应:沪深 300 非金融建筑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达 5%,类似永续增长股息债,吸引资金流入,导致股市与债市出现跷跷板效应[1][13] 4. 各板块表现与投资策略 - 银行股:曾经因高收益率吸引投资,如今股息回报率降至 4.1%,吸引力减弱[14][15] - 沪深 300 指数股票:非金融建筑类股票自由现金流稳定,预期回报率高,成为新投资热点[16] - 投资策略:牛市第二阶段,投资者倾向“左手高质量,右手新赛道”,即选择高质量股票和新兴赛道股[20][21] 5. 增量资金与正反馈机制 - 融资余额:自 4 月以来,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每天增加约六七十亿人民币,形成正反馈机制[22] - ETF:今年以来行业及主题 ETF 规模稳步扩张,总体扩张约 500 亿人民币,形成一定正反馈[22] - 私募基金:今年 3、4 月后,私募基金备案数量不断创新高,量化私募得到广泛认可[22] - 北向资金:第二季度净流入 591 亿人民币,表明外资对 A 股偏好提升[22] 6. 港股市场 - 近期表现:今年表现亮眼,创新药、新消费等板块涨幅显著[23] - 优势:活跃交易标的少,资金流入弹性大;待开发市场,南下资金和境外增量资金流入;产业结构好;估值便宜,高股息率吸引投资者[24] 7. 债市情况 - 总体看法:处于震荡阶段,价格水平偏低使实际利率上升,聪明资金选择其他券种,信用利差达负两倍标准差,市场脆弱,不适合激进做多[25][26] - 与股市关系:股票市场牛市可能引发金融资产价格通胀,导致债市调整风险[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扭亏阻力位:市场反弹到特定点位,投资者扭亏为盈倾向抛售,形成卖压阻碍市场突破,如上证指数在 3450 点附近震荡[1][6] - 信用利差位置意义:当前信用利差达负两倍标准差,表明信用风险被低估,市场极端脆弱,不适合激进做多,需观察其他影响因素[26][28] - 操作建议:不建议激进追涨,可在调整时交易,密切关注股票市场动向,扩大视野关注相关市场变化[29]
固收对话策略:如何理解A股进入牛市II阶段
2025-07-21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