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8.376亿美元,Semi收入同比增长31.7%、环比增长6.1%,SMT收入同比和环比均下降;集团订单达9.128亿美元,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12.4% [17] - 上半年集团毛利率40.3%,环比上升121个基点、同比下降65个基点;运营费用环比减少6.3%、同比上升1%;运营利润环比增长79.5%、同比下降12.2%;调整后净利润2.181亿港元,环比增长95.7% [18][19] - 2025年Q2集团收入4.361亿美元,环比增长8.9%、同比增长1.8%;订单达4.816亿美元,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20.2%;毛利率39.7%,环比下降119个基点、同比下降30个基点;运营支出11.8亿港元,环比增加5.7%、同比减少1.8%;运营利润1.694亿港元,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25.4%;调整后净利润1.349亿港元,环比增长62.1%、同比下降1.6% [22][23][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先进封装业务(AP) - 2025年上半年AP收入约3.26亿美元,占集团收入约39%,主要由AIT业务推动 [8] - TCB是AP最大收入贡献者和关键增长驱动力,上半年订单同比增长50%,集团在逻辑和HBM供应链的TCB领导地位持续加强,为HBM客户安装大量TCP工具,满足其高产量制造需求 [9] - 集团在HBM4市场凭借AOR技术保持技术优势,目前正为多个客户进行HVM4 AOR采样构建;C2S TCB业务在2025年获得额外订单并交付多批高产量货物;与领先代工厂合作的下一代AORTCB的C2W逻辑应用从试点生产向批量生产推进 [10][11][12] - 混合键合业务预计与其他封装技术共存,采用将是渐进式的,第二代混合键合工具具有竞争力,预计Q3向HBM客户发货;光子学和CPO业务受益于AI增长带来的数据中心带宽需求增加,光电子工具可封装高带宽收发器,已获得一家领先IDM的订单 [12][13][14] - SMT业务上半年获得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厂商和可穿戴设备的订单,下一代芯片SMT工具在多个领域获得关注,包括AI相关应用 [14] 主流业务 - 2025年上半年AI数据中心需求推动新电源管理能力的订单增长,对半导体、引线键合机和SMT贴装工具的需求增加 [15] - 中国市场SMT业务增长主要由AI和电动汽车推动,半导体业务在服务消费和电动汽车终端市场的OSAT供应商中利用率提高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计算机终端市场是集团收入最大贡献者,占比30%,主要由AI相关应用的持续需求推动;汽车终端市场占比15%,受中国电动汽车需求支持;通信终端市场占比13%,受光子学和高端智能手机相关应用需求支持;消费终端市场占比12%,由半导体主流解决方案推动;工业终端市场占比8%,市场疲软 [29][30]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占集团收入比例增至36.7%;韩国和中国台湾市场收入份额因AI需求分别增至13.6%和10.6%;欧洲和美洲市场收入份额因SMT市场疲软同比下降,分别降至11.4%和12.3% [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预计2025年Q3收入在4.45 - 5.05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10.8%、环比增长8.9%,高于市场共识,对AP业务持续增长有信心,预计SMT业务收入将改善 [32] - 公司重申2027年TCB总可寻址市场规模为10亿美元的预测,专注巩固在内存和逻辑应用中的TCB市场领导地位 [32] - 主流业务将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和AI数据中心的新兴需求,但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短期内仍将疲软 [33] - 公司虽未受到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但承认存在不确定性,将密切关注并灵活应对 [3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AI顺风将继续推动集团业务增长,AP业务将受益于AI需求,主流业务也开始从AI中获益 [5][6][15] - 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持乐观态度,预计AP业务将持续增长,SMT业务有望改善,集团将努力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挑战 [32][33][11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现有股息政策是将约50%的年度利润作为股息分配,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52港元,董事会建议每股股息0.26港元 [20] - 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与全球客户合作,保持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前五大客户在2025年上半年占总收入约24.8% [3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5年Q3各业务的订单趋势如何?SMT业务Q2订单强劲的趋势在下半年是否会持续? - 预计Q3订单环比略有下降、同比两位数增长,Q3订单环比下降主要因SMT业务缺少Q2的大订单,AI相关业务订单将保持强劲;SMT业务下半年可能有新订单,但规模不如Q2 [38][39][42] 问题2: 2025年Q3半导体订单改善,传统封装的引线键合机和打线机增长是否会快于先进封装? - 不是,AP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半导体工具的增长受AI数据中心和中国市场推动 [45] 问题3: 未来12 - 18个月HBM业务的订单机会如何,竞争情况怎样?Q3 TCB订单增长是由HBM还是逻辑业务驱动? - 公司对HBM市场前景有信心,凭借AOR技术在HBM4市场具有优势,将继续获得订单;Q3 TCB订单增长由HBM和逻辑业务共同驱动,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客户基础 [50][51][53] 问题4: 与领先代工厂的TCP合作进展如何,是否能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初获得批量订单,是否是2026年芯片到晶圆AOR类型TCB的唯一供应商? - 与领先代工厂的合作已从试点生产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但2025年芯片到晶圆业务订单规模不大,预计2026年开始批量生产;公司不能确定是否是唯一供应商 [55][56] 问题5: HBM4客户是否会全面采用无焊剂TCB技术,HBM4供应商名单是否会缩小? - 并非所有客户都会全面采用无焊剂TCB技术,取决于客户自身情况;随着HBM4芯片架构变得更具挑战性,预计客户将采用AOR技术;公司认为HBM4市场所有主要参与者都将转向HBM4以支持新的AI架构 [63][64][67] 问题6: 逻辑业务的芯片到基板发货量是否会放缓,芯片到晶圆业务能否抵消其放缓影响,逻辑TCB业务明年是否会增长? - 芯片到基板业务是一个多年趋势,将持续发展;芯片到晶圆业务需求预计在2026年增加;公司对逻辑TCB业务的长期增长有信心,预计到2027年TCB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 [69][71][74] 问题7: 先进封装业务增加对利润率的影响如何,何时能看到明显的利润率提升? - 短期内利润率受产品组合和销量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AP业务中TCB业务占比增加,半导体业务利润率将逐渐扩大 [77] 问题8: 新电源管理能力涉及哪些半导体组件,该趋势是否会使公司比竞争对手更受益? - 涉及多种设备和组件,如引线键合机、打线机、成型设备和烧结设备等;这些是标准工具,更多是产能需求而非技术需求,公司和竞争对手都能受益 [80][81] 问题9: Q2的税收抵免是否可持续? - Q2的税收抵免是一次性的,由于特定地区的当地做法,2024年的审计法定报告在Q2提交,导致税收抵免计入Q2财务报表,预计未来季度不会重复 [82][83] 问题10: SMT业务在AI服务器市场的订单与PCB供应商产能扩张是否相关,服务器市场PCB产能扩张的资本支出周期和SMT设备的市场定位如何? - 两者可能相关,随着AI数据中心的建设,服务器市场PCB产能扩张可能是一个长期趋势;公司在SMT业务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在该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86][87] 问题11: 计算机业务占总销售额超过30%,SMT业务在其中的占比如何,该业务占比能否持续? - 公司未按具体业务细分终端市场数据,但SMT业务受益于AI服务器趋势,在该领域具有较强地位;Q1的批量订单推动了计算机业务占比上升 [89][90] 问题12: TCB订单在Q2环比和同比下降,但HBM TCB订单稳定且韩国收入份额增加,是否意味着逻辑应用的TCB订单较弱,需要等待C2W应用引入才能看到逻辑业务的有意义反弹? - TCB市场受AI驱动,客户数量相对较少,订单流季度间会不均衡,不应过度关注季度间变化;逻辑业务的芯片到基板业务将持续发展,芯片到晶圆业务需求预计在2026年增加 [92][93][94] 问题13: 公司在HBM市场的市场份额如何,是否向中国客户发货HBM应用的TCP设备? - 公司在HBM市场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随着HBM4市场的发展,凭借差异化技术有望继续扩大份额;公司有全球客户基础,但无法评论特定地区的客户情况 [99][100] 问题14: 公司的混合键合工具与同行相比的关键差异化因素是什么,在混合键合市场的市场份额如何? - 公司第二代混合键合工具在键合精度、UPH、占地面积和总体拥有成本方面具有竞争力,对未来在混合键合市场的发展有信心 [103][104] 问题15: 中国市场收入增长,客户偏好是否发生变化,中国市场的定价和利润率与其他地区相比如何,该市场增长是否可持续? - 中国市场本地化趋势明显,需求更多来自消费市场和电动汽车市场;定价更多取决于应用终端市场而非地区;公司通过渠道调研发现客户更乐观,工厂利用率上升,消费增加,认为中国市场增长可能可持续 [105][106][110] 问题16: 为什么AP业务中TCB订单近期波动较大,是否意味着AI主题有下降趋势? - TCB市场客户数量相对较少,与主流业务客户数量差异大,订单流季度间会不均衡,应从长期来看订单趋势,而不是关注季度间变化 [113][114] 问题17: 如果客户的设备交付时间较长,公司如何应对意外取消订单的情况? - 公司努力提高内部效率,缩短交货时间;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大致了解需求路线图,建立缓冲区域以应对紧急需求,但数量有限 [116][117] 问题18: AP业务的强劲增长是由HBM还是逻辑业务驱动,两者的贡献比例如何? - AP业务包括多种工具,TCB是主要收入贡献者;从长期来看,HBM对TCB工具的需求最大,其次是芯片到晶圆工具和芯片到基板工具;目前HBM是最大贡献者,其次是芯片到基板业务 [118][120] 问题19: 幻灯片中提到的500台设备从何时开始统计? - 从2012年2月开始统计 [122] 问题20: TCB订单环比下降是否与HBM内存相关? - 是的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