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科技硬件、半导体、消费电子 - 公司:港交所、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银香港、老虎证券、富途证券、港铁公司、领展、美团、阿里、腾讯、快手、京东、云音乐、美图、小米、中兴通讯、华宏半导体、中芯国际、顺宇光学、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寒武纪、海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层面 - 全球经济:全球财政扩张支撑下半年经济增长,但关税壁垒构成外需逆风,美国关税水平持续上升,若新关税政策完全生效,可能显著减速全球贸易;今年5月美国加权平均关税水平达8%,6月达10%,比特朗普上任前累计上升7.6个百分点,8月1号新关税函若全部生效且传导,关税水平或升20个百分点[1][3] - 美元指数和流动性:下半年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弱,流动性可能比预期更好;美国银行去监管、美债拍卖计划调整、天才法案与稳定币发展、联储主席可能变动,或促使美国实施宽财政、宽货币、弱美元政策;美国银行若完全利用去监管政策可扩表约5万亿美元,每年多买3 - 4千亿美债;贝森特可能压缩长端国债发行,增加短端供给压低利率;稳定币发展将增加对短端美债需求,压低利率增加美元发行;明年1月联储委员退休,若鲍威尔退休将有四名特朗普指派委员[1][7][8] -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利好香港资产,在经历贬值后显现升值动力,将提振香港资产风险偏好;美元走弱周期中,香港作为离岸美元聚集地有望受益[1] - 中国出口:下半年中国出口可能在0到5之间,不一定会转负;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6个点,对欧元贬值10个点,竞争力增强,相对价格水平也有所提高[5] 港股市场 - 走势背景:2025年港股受全球金融体系变化、中美竞争、香港政策及稳定币发展影响;政策向重塑香港金融中心推进,稳定币发展为契机,股市流动性有望增强[11][12] - 三季度预期:三季度负面压力缓解,下半年行情或提前启动;新一轮关税谈判、中国优势产业崛起、人民币汇率贬值、美债发行规模减轻等降低市场悲观预期[1][15]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板块:恒生指数情绪修复即可突破阻力位,恒生科技板块估值低且盈利前景改善,有更大上调空间,建议关注,更适合机构布局;若风险溢价回落至6月水平或盈利预期切换到2026年视角,该板块表现将优于整体指数[3][17] - 资金流向:今年外资流入港股,去美元化背景下香港是理想目的地;南向资金在互联互通标的成交占比达40%,2025年港股行业轮动由南向资金主导;下半年港股增量资金预计略小于上半年,但仍处历史高水平,公募基金若提升配置比例将带来约2000亿港币增量,其余资金保守估计还能带来约4000亿增量[18][19][20] - AHE价交易:AHE价交易触及25%下限后反弹观点论据不准确,红利税影响小,周期性因素推高溢价;长期来看,更多险资及非红利公司赴港上市有助于降低溢价中枢,今年内26%较合理,美元走弱未来AHE价可能更低[21] - 流动性支持:今年港股流动性重要,但企业ROE和EPS趋势性转好是市场中枢上移支撑;今年EPS连续第三年上升,市场预期2026年EPS和ROE继续修复甚至加速[22][23] 各行业板块 - 金融产业:香港金融产业景气度高,IPO数量与成交量突破,人民币国际化与稳定币催化下,股票与债券市场扩容可期;金融产业PB分位接近十年高位,香港仍有重合空间;稳定币和虚拟资产发展为银行和券商带来参与机会,建议关注香港头部中资券商修复机会[24][35] - 银行:2025年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银香港等迎来29% - 30%修复行情,人民币升值预期及股票市场扩容将带来持续修复机会;受利率下行影响,但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支撑业绩;目前估值低,股息率约5%,建议把握机会[33] - 券商:2025年以来,以老虎证券和富途证券为代表的券商业务增长显著,中资券商海外业务业绩贡献约20%,整体业绩增长良好;A股市场修复,两融业务改善,中报部分券商业绩翻倍,预计全年业绩增长三四成;目前中资券商估值处于低位,建议关注[34] - 房地产:香港房地产市场经历五年调整,今年5月以来房价环比回升,6月一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长116%,环比增加28%,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加35%,环比增加11%,租金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1%;面临去化压力,今年房价可能小幅下跌,明年有望企稳回升;推荐关注港铁公司和领展[36][37][40] - 互联网:近期港股互联网板块表现强劲,海外资金流入加大权重股配置,中美关系回暖增强市场信心;外卖补贴竞争烈度收窄,市场预期EPS有望上修;看好头部公司业绩修复,关注中小优质精品主题或业绩兑现公司,如美团、携程、快手、云音乐、美图等[41] - 科技硬件:涵盖小米、半导体、消费电子;小米全球投资者持股增加,预计未来三年收入从约3500亿元增长到6500 - 7000亿元,利润从不到400亿元增长到接近700亿元;中芯国际与A股半导体板块联动性高,华虹通过收购母公司资产等提升表现;港股二次上市活跃,对科技板块及恒生科技指数产生显著影响,吸引资金流入,提高板块质量[43][44][46] 港交所 - 业务表现:业务分为交易结算、IPO、投资及其他数据服务,交易服务关键;今年一季度日均成交量达2400亿港币以上创历史新高,二季度持平,7月以来势头强劲,今年可能达到或接近2500亿;日均成交量增长50亿带动盈利增长约1.6%[25] - 影响因素:日均成交量增长受汇率、利率、IPO及南下资金影响,汇率因素尤为重要,与人民币币值呈正相关;人民币走强促使海外资金流入香港,推动成交量;利率下降使市场流动性增加,支撑日均成交量;IPO业务吸引人气,贡献成交额并吸引海外资金流入[25][26][29] - 盈利和估值:当前估值处于长期估值通道中等水平,未来有上行空间;交易活跃可能使衍生品保证金存款规模扩大,以量补价,对盈利有信心,建议关注[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香港商业零售额5月同比增长2.4%,非必需品消费结束16个月负增长,实现3.5%正增长,奢侈品消费降幅收窄,若趋势持续将对商业环境及商业地产产生积极影响[39] - 港股互联网板块自京东打响外卖战役后,头部公司EPS被大幅下修,国家部委反内卷号召及约谈企业后,外卖补贴竞争烈度收窄,市场预期EPS有望上修[41] - 港股科技硬件板块中小票如云音乐、美图等二季度以来表现强劲,代表中国消费互联网板块新消费逻辑价值重估时刻,如美图从C端迈向B端逻辑升级进入猛涨阶段[41]
港股重估进入新阶段
2025-07-23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