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商品市场、光伏行业、焦煤市场、黑色产业链、玻璃行业、纯碱行业、钢铁行业、铁矿石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商品市场 - 政策底已现:7 月反内卷及工信部政策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类似 2024 年 9 月 26 日股市政策底[1][2] - 通缩到再通胀需确认因素:政策落实和有效需求对冲工具,如财政刺激、地产支持等[3][4] - 价格走势:短期内可能回踩但不创新低,长期基本面扭转需供给端政策落实和需求侧对冲工具[1][6] - 行情持续性:开局良好,需观察供给端政策推进和需求侧积极变化[7] - 政策影响:政策具全面性,为市场和宏观经济注入强心剂,短期内注意情绪波动和多头减仓风险,价格暴跌可能性小,应寻找回调买入机会[8] 2. 光伏行业 - 多晶硅价格上涨原因:产业链无负反馈和跌价压力,政策端路线明朗乐观[10] - 行业前景:作为新质生产力行业,面临需求跟不上供给扩张问题,救助需约 700 亿元,官方会议明确反内卷,预计今年继续推进,需求侧若装机需求补上,今年至少可保底 300GW 装机量[1][10] - 需求影响因素:能源成本(煤价影响电价和电站投资收益率)和政策支持(工信部会议相关政策)[11][12] - 供需情况:装机需求无起色时各环节有投机补库需求回补,除组件外各链条基本在去库,全链条库存累积或供给端排产增加可能导致阶段性回调[13] 3. 焦煤市场 - 近期变化及原因:事件驱动(中美和谈、领导访问山西、倒查超产文件)和下游补库带动库存去化,从供需过剩转为平衡,支持行情反转[14][15] - 唐山环保限产影响:提振黑色产业链,高铁水水平支撑原料需求,领导人对煤炭企业转型要求提升焦煤底部价格[16] - 国产矿产量影响:强化安全生产和监管制度抑制复产速度,复产斜率偏慢,上涨高度有限[17] - 宏观因素影响:反内卷政策调节供给,煤炭超产核查严控超产行为,利好黑色商品市场[18] - 基本面及价格走势:基本面实质性改善,下游补库,上游库存去化,估值合理,进口增加短期内无重大压力,价格上涨具合理性[19][20][21] - 总供应预期: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第三季度受干扰小[22] 4. 黑色产业链 - 政策变化及影响: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政策方向清晰,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稳定增长,铁矿价格上涨反映市场积极反应[27] 5. 玻璃和纯碱行业 - 市场情况:玻璃行业产能政策放松,沙河煤气退出影响部分产能;纯碱行业供给侧改革和能源成本提升支撑远月价格,01 合约修复最快[23] - 市场走势:纯碱溢价能力强,企业对涨价接受程度高,玻璃深加工厂采购意愿下降,近端合约压力偏大,远月合约表现更强,中游库存高企可能冲击现货[25][26] 6. 钢铁行业 - 政策变化可能性:去产能政策、去产量政策、优化供给结构,不同政策对行业利润影响不同[29] - 操作建议:不建议做空或追高,等待工信部稳增长工作方案细则公布,8 月关注相关文件影响[30] 7. 铁矿石市场 - 价格上涨原因:供应扩张不明显,国内铁水产量高且反弹,供应偏低、需求强劲、去库存,基差和月差修复至平水[31] - 价格走势:钢铁行业实施去产量或去产能措施可能导致价格大幅调整,否则与钢材一起温和下调[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雅江水电站投资短期内难以显著提升 GDP 增长,需更多财政端对消费和地产的支持,如土地储备专项债发行加速[5] 2. 鸭绿江水电站项目建设是一篮子政策的一部分,去产能和解决地产问题需先花钱后收益,国家将提供定向财政支持[8][9] 3. 玻璃行业需求以投机需求为主,上游库存转移到中游,中游套在盘面上,期限结构良好,但大周期下跌中中游拿货临近交割反馈确定[23] 4. 纯碱成本项受季节性影响大,今年三四季度新增产能投产导致远月交易悲观[23]
弘则研究 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2025-07-23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