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行业供需及市场展望 20250723 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纯碱行业2025年上半年边际成本显著下降,从1,500-1,600元/吨降至1,000-1,200元/吨,主要因煤炭和原盐价格下跌[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产能约200万吨,全国总产能达4,110万吨,下半年需关注远兴二期和湖北荆江金山项目投产进度[1][2] - 2026年预计新增产能480万吨(远青280万吨+金山220万吨),总产能基数将达约4,300万吨,产能过剩进一步扩大[15] 成本与价格动态 - 原盐价格从300元/吨降至210元/吨甚至更低,成本降低超100元/吨[1][9] - 氨碱法现金流成本为1,135元/吨,完全成本1,255元/吨;联碱法现金流成本约1,000元,完全成本1,120元[9][10] - 新投产成本显著低于老旧产能(如金山联碱法成本接近天然碱,约1,000元以下)[16] - 若盐价每上涨10元,边际成本抬升约15元;煤价变化对成本影响类似[9] 供需平衡与库存 - 2025年上半年实际产量未达预期,因检修和试运行影响,夏季检修提前至二季度[2][5] - 显性库存维持高位:厂库180-200万吨,加交割库库存总社会显性库存约210万吨,中间商库存潜在压力超100万吨[8] - 2025年上半年出口近100万吨(去年同期进口30万吨),缓解国内过剩压力,但未来持续性存疑[8] - 2026年预计月度过剩约30万吨,全年累计过剩300万吨[15] 下游需求分析 - 浮法玻璃:日熔量稳定在15.6万吨左右,淡季表现优于预期(6月后产销环比改善1.5%),但1-7月表需下降8%,上半年产量下滑9.2%,整体弱平衡或小幅过剩[6] - 光伏玻璃:自4月起库存累积,目前过剩;若日熔量降至7.7万吨,对纯碱需求占比或从21%降至18%,影响显著[7] - 浮法+光伏玻璃合计占纯碱需求超50%[7] 生产与开工率 - 氨碱法开工率稳定(占比36%),联碱法占比43%(开工率小幅下滑),天然碱法占比17%,整体供应端无显著波动[4] - 日产量高峰10.8-10.9万吨/日,低谷9.2-9.3万吨/日;若降至9.5万吨/日以下或现短暂缺口,但库存压力仍存[3][5] - 青海地区生产成本比山东低约200元(盐价80元 vs 210元),但运输费用抵消优势[11] 政策与行业挑战 - 老旧装置(20年以上)占比32.6%,若排除大厂则占市场总量13%,淘汰或显著改善供需平衡[13] - 去产能难度大:头部企业(如中盐化工、三友)具规模优势,需价格击穿边际成本迫使小厂退出[12] - 环保政策或推动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石油焦占比17%,煤制气12%),间接影响纯碱需求[14] 市场展望 - 基本面难支撑大幅反弹,若煤炭涨价致成本上移(如至1,500元/吨),或影响价格[18] - 纯碱市场投机性强,价格波动可能偏离基本面逻辑;玻璃市场相对乐观但弹性有限[18]
纯碱行业供需及市场展望
2025-07-23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