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贸易与关税政策涉及全球多个行业,包括汽车、木材、半导体、医药、稀土、原油、铜等[5][14][18] * 涉及 TikTok 等特定科技公司[11] 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贸易策略的核心是通过提高关税增加财政收入,前期小幅加征关税后美国经济和股市未受明显负面影响(美股持续刷新历史新高),促使其将已达成协议的关税普遍设定在15%以上[1][3] * 美国对华平均关税水平可能维持在40%左右,依据是美国对东南亚转口贸易征收40%的关税以及此前对华平均关税水平约为40%-45%[1][10] * 美国未来政策重点将从全面关税转向供应链布局、国际税收及全球投资,具体措施包括与非中国国家签订贸易协议排除中国商品、推进二三号调查(木材和半导体)、解决国际增值税和数字服务税问题,并通过国内减税国外加税策略吸引海外投资[2][13][17] * 中美斯德哥尔摩谈判的重点是缓解紧张局势,暂缓实施新关税,为未来更深入的协商铺路,因缺乏技术性细节讨论,短期内达成全面关税协议的可能性极低[1][7] * 中美两国领导人预计在9月联合国大会和12月底APEC会议期间会晤,为确保会晤顺利,双方需在此之前缓解贸易摩擦[1][8] 其他重要内容 * 欧洲面临多重挑战:中欧关系降温、中美关系缓和导致其外交被动、在贸易谈判中被日本抢占先机,加之欧元升值及美欧间潜在大幅加征关税,对欧洲经济的伤害可能远高于美国,导致美元反弹、欧元震荡向下[1][6] * 美国在7月的贸易谈判策略包括从小国(如越南、柬埔寨、印尼、菲律宾)开始促进协议以保证胜利成果数量,与大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的谈判并不顺利,美日协议以日本上院选举为契机落定,美国在汽车关税上作出让步(从更高水平降至15%)[4][5] * 斯德哥尔摩中美会谈定位为缓兵之计,旨在缓和关系以向欧盟施压并为元首会晤腾出时间,最终协议需待元首会晤后敲定[12] * 除关税外,会议议题还包括TikTok交易(需中国政府批准)、稀土供应保障、俄罗斯原油进口(美国国会支持对俄原油进口国征收二级关税)等问题[11] * 特朗普政府计划通过232调查等措施吸引外资,重点促使医药和半导体等产业链回迁美国,可能给予时间窗口否则将加征关税,相关调查可能在8月初实施[14][18] * 自7月以来,美国贸易谈判特点:以中小国家经济体为基本盘;试图攻克欧盟和日本(日本已就范);中美谈判关键词是“缓”,短期降低关税期望不大,主要回顾供应链协议及解决TikTok、俄罗斯原油等具体问题[15]
谈判时刻 从美日、美欧看中美
2025-07-28 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