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股票策略_仍依赖银行-Global Equity Strategy_ Still Banking on Banks
2025-07-28 09: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全球银行业(重点关注欧洲、日本、新兴市场及美国)[2][15] - 核心观点:长期超配银行股,尤其看好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结构性改善、估值修复及宏观对冲价值 [2][1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宏观支撑因素 - 对冲民粹主义与财政风险: - 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GDP需紧缩约3%(美国)以稳定债务水平,推高债券收益率,银行股在收益率上升时表现优异(TIPS收益率上升时银行业表现第二佳)[3][16][18] - 银行股与收益率曲线陡峭化高度相关(欧洲银行模型显示PMI、欧元汇率与债券收益率是关键变量)[28][39][40] - 货币与贷款增长: - 美元走弱利好欧洲、日本及新兴市场银行(欧元/日元升值时银行股表现最佳)[31][34][38] - 欧洲私营部门贷款需求回升(法国、意大利企业贷款显著增长,抵押贷款需求净增37%)[45][48][51] 2. 估值吸引力 - 折价交易: - 欧洲银行市盈率(P/E)较历史均值低10%,成本股权(CoE)11.6%过高,合理值应为9%-10%,隐含14%的盈利下调预期[4][54][63] - 美国银行P/E较市场折价10%,全球银行P/E折价7%[60][63] - 对比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银行ROE(13.2%)低于欧洲(13.8%),但市净率(PB)达3倍(欧洲仅1.2倍),显示欧洲银行估值修复空间[72][75][77] 3. 结构性改善 - 抗衰退能力增强: - 瑞典案例:GDP下滑2.4%、房价跌12.5%期间,银行不良贷款未显著上升且跑赢市场[80][86] - 监管压力测试严格(如美国测试场景:GDP跌7.8%、失业率升10%、房价跌33%)[86] - 非宏观逆风减弱: - 去杠杆完成、诉讼风险下降(欧洲银行罚款从GFC后2000亿美元降至低水平)、金融科技颠覆风险降低(颠覆者市占率仅3%)[87][89][90] - 行业整合加速: - 欧洲跨境并购增加(如法国BPCE收购葡萄牙Novo Banco),美国监管放松推动并购(如富国银行资产上限取消)[92][93] 4. 战术性优势 - 收益与增长组合最佳: - 欧洲银行总收益率8.3%(股息5.2%+回购3.1%),美国7.2%(股息2.2%+回购5%)[6][97] - 低拥挤度: - 全球银行业拥挤度排名第8/29,欧洲第9/27[103][106] - 盈利修正强劲: - 欧洲银行盈利修正排名第2,全球第5/27[105][109] ---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提示 - 信用利差走阔:当前利差接近历史低位,若经济放缓可能引发银行股波动[138][140] - 稳定币威胁:全球稳定币规模2400亿美元,潜在分流银行存款,但监管不确定性高[146][147] - 非银金融机构竞争:美国私人信贷规模1.2万亿美元,占银行股本的30%[149] 推荐标的 - 区域偏好: - 欧洲:BAWAG、ING、巴克莱(Barclays)、Intesa、希腊银行(如比雷埃夫斯银行)[9][150] - 美国:Capital One、Citizens Financial、KeyCorp[11][189] - 新兴市场: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Bradesco)、桑坦德巴西(Santander Brasil)[150][187] - 逆向策略: - 共识卖出但UBS看好的银行:加拿大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阿布扎比第一银行(First Abu Dhabi Bank)、荷兰银行(ABN AMRO)[12][152] --- 数据引用 - 关键数据: - 欧洲银行总收益率8.3%(股息5.2%+回购3.1%)[6] - 美国需财政紧缩3%以稳定债务/GDP[3] - 瑞典衰退期间GDP跌2.4%、房价跌12.5%[80] - 全球银行拥挤度排名第8/29[103] (注:部分内容因文档重复或非核心信息未完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