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控制动专家会议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线控制动行业 - 公司:博世、博特利、达成、比亚迪弗迪、甬亿、华生、模型、坐标系、比亚迪、吉利、东风、一汽、特斯拉、奔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线控制动技术市场现状与趋势 - 现状:中国线控制动市场渗透率超 50%,EHB 已相对成熟,2025 年上半年渗透率达 53%以上,One Box 方案占主流,2025 年量产占比约 64%,博世占有率超 54%但有下降 [1][2] - 趋势:预计 2025 年底 One Box 方案占比达 85%,未来十年 EHB 和 EMB 长期共存,线控制动将成主流占据 80%-90%市场份额 [1][2][7] 2. 博世应对策略与降本措施 - 应对策略:面对国内初创企业低价竞争,博世采取提升产品更新迭代、适当降价、保持长期合作信任等措施维持市场份额 [4] - 降本措施:通过增加订单量向上游压降成本(潜力 10%)和内部整合提升效率(潜力 5%-10%),总降本幅度预计 15%-20% [1][5] 3. EMB 技术发展前景 - 发展阶段:2026 年小批量交付,大规模量产或在 2028 年后,第一年以试错和实验为主 [6] - 与 EHB 共存:未来十年 EHB 因成熟可靠和成本可控仍是主流,EMB 受限于技术成熟度和安全等级,无法全面替代 EHB [1][7][9] 4. 降本空间 - 芯片:EHB 部件中芯片成本占比高(约 300 元/900 元),长协采购和国产替代有较大降本空间,One Box 线控制动系统中芯片利润可达 70%左右 [8] - 机构部件:滚珠丝杠和电机等机构部件有 5%-6%降本空间 [8] 5. EMB 与 EHB 应用情况 - EMB 优势与局限:响应速度快、无电磁阀和液压管路、节省内部空间,但因成本高、技术复杂、缺乏直观用户体验,推广面临挑战 [10][11] - 应用方案:One Box 方案因成本低被广泛采用,Two Box 方案适合自动驾驶,仅高阶智驾车型使用 [9] 6. 商用车与乘用车 EMB 应用差异 - 应用顺序:商用车可能先于乘用车采用 EMB 方案 [3][15] - 原因:商用车气压制动系统可靠性低、建压时间长、噪音大、重量大,EMB 可提高可靠性、缩短降压时间、降低噪音、减轻重量,且商用车对自动驾驶要求更直接 [17] 7.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EHB 领域:外资企业如博世、大陆等主导,中国本土初创公司崛起形成竞争格局 [21][23] - EMB 领域:中国与国外几乎同时起步,中外双方平行发展,可能出现内外资车企分别倾向选择本土或国外供应商的局面 [3][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线控底盘发展影响:推动制动、转向等产品变化,促进滑板底盘等新兴赛道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多跨域融合需求 [25][26] 2. 滑板底盘特点与前景:高度集成化,主要应用于初创主机厂,代表未来汽车平台发展方向,有望在特定市场获更多应用 [27] 3. 市场联合开发情况:市场上制动与转向系统联合开发或战略联盟现象较少,大型综合性供应商如博世、大陆等跨界联系趋势增加 [28] 4. 主机厂降价情况:2025 年比亚迪和吉利降价幅度较大,最终预计在 5%-7%之间 [29] 5. 博世在吉利份额变化:博世在吉利客户中仍占优势,博特利作为二供分散部分供应量,今年博特利市场份额因福迪崛起下降 [30] 6. EHB 市场竞争态势:竞争激烈但不再有大规模价格战,价格跌幅控制在每年 3%-5%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