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新药行业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概况 * 中国创新药企实力增强,在全球first-in-class药物中占比从个位数提升至19%[7] * 学术认可度显著提高,如ASCO会议Oral session数量增加[1] * 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热度持续高涨,部分领域数据读出优于海外MNC[29] MNC现状与需求 * MNC面临严峻专利悬崖:默沙东(60%)、艾伯维(58%)、BMS(69%)、诺和诺德(70%)[8][9] * MNC类现金资产充沛:强生/辉瑞/罗氏各近200亿美元,默沙东/诺华/BMS各超100亿美元[10] * BD交易思路:巩固优势(默沙东)、新进入(罗氏)、机会领域(GSK)、探索新技术[11] 肿瘤领域 * 从PD-1加化疗转向下一代IO加下一代ADC[3] * 下一代IO应突破PD-1治疗边界,提升疗效并保持安全性[12] * 中国药企在PD-1 VEGF和PD-1 IO方向展现潜力,7-8个项目领先[14] * ADC领域三梯队:HER2/TOP2(第一)、Nectin4/Claudin18.2(第二)、其他靶点(第三)[15] 代谢领域 * 从单纯减重转向减脂增肌和综合代谢管理[4] * GLP-1如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近300亿美元[18] * ICLAR通路单用100%减脂,连用90%以上[18] * 李来Amylin安全性好(副作用<10%),12周减重11%[18] 免疫与炎症领域 * 新靶点及工程学革新,如Protect TCE等[6] * TL1a方向获罗氏/默沙东百亿美金投资[20] * STAR6有望成为下一个重磅产品[19] * 中国进展:三生国健TLWA、百济神舟Iron For Protector等[21] 技术进展 * TCE技术扩展至自身免疫疾病,信达BCMA/GPRC5D/CD3三抗进入二期[16] * PD34吸入药物:默沙东百亿美金交易,中国正大天晴三期[25] * 新兴靶点多抗:信达IL4 TSLP一期,华海华尔泰/康方有潜力资产[26] 企业动态 * 罗氏TIGIT管线终止,需新突破口[13][17] * 艾伯维自免管线陈旧,需收购更新[27] * 赛诺菲全面布局新兴靶点(STAR6/IRANK4/TL1a/TSLP)[28] * 恒瑞与GSK达成几十个品种交易[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