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引发债市调整,然后呢?
2025-07-30 10:3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债券市场、商品市场 *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 核心观点与论据 债市调整原因 * 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南华工业品指数上涨8.5%,对债市形成压制[1][3] * 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9个基点和11个基点,至1.67%和1.89%[1][3] * 商品价格上涨源于反内卷政策下的供给收缩预期,而非需求端改善[1][5] * 债券收益率处于低位,下行动力不足,高拥挤度下投资者对利空敏感[1][6] * 风险偏好回升压制做多情绪,权益和商品市场分流资金[1][6] * 宽货币预期回落[1][6] 历史对比分析 * 2016年供给侧改革期间,商品价格上涨未明显传导至CPI,央行延续宽货币政策至2016年10月后才收紧[1][5] * 2021年2月至8月,海外大宗商品涨价推高PPI,央行未明显紧缩,债市收益率中枢下行[1][5] * 2021年9月至10月,能耗双控下煤炭价格大涨引发滞胀担忧,但煤炭价格回归后担忧减弱,债市收益率再度下行[1][5] 当前市场机会与风险 * 当前长端利率具有一定性价比,限制期货开仓量的新规打压商品多头情绪,近期出现修复机会[2][7] *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稳增长政策预期及中美贸易谈判风险尚存,短期交易空间有限[2][7] 其他重要内容 * 商品价格变化对债市的影响主要通过需求端传导,但不同阶段的涨价原因各异,对央行行为及债市影响不同[4] * 当前商品涨价对债市不构成实质性利空,类似于2021年9-10月的情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