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框架:“慢牛市”下的戴维斯双击
2025-07-30 10:3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保险行业 - 公司: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 [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投资收益率驱动行业上行 - 保险上行期主要由投资收益率驱动,新单占存量负债比例低(不到4%)[1][2] - 监管调整和市场稳定措施增强保险资金配置权益资产的能力和意愿,预计新增保费的30%可用于增配权益资产 [1][2] - 历史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3年和2024年的保险上行期多由投资收益率改善驱动 [2] 2. 负债成本下降 - 普通型人身险定价利率下调50BP,预计带来个位数BP的存量负债成本改善 [1][2] - 动态调节机制和费用管控将持续改善存量负债成本 [1][2] 3. 利差扩大与盈利改善 - 投资收益率下降幅度低于负债成本下降幅度,利差有望扩大 [1][2] - 杠杆效应不减甚至增强,叠加利差扩大,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2][5] - 保险盈利模型可拆解为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率和杠杆,三者均显示增长潜力 [1][6] 4. 估值修复空间 - 市场对保险公司存量业务估值偏低,未充分反映增配权益和费用成本下降的潜在影响 [1][3] - 行业估值有望修复至一倍,并进一步提升 [3] 其他重要内容 1. 个股选择策略 - 弹性标的: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平(高杠杆纯寿险标的) [1][4] - 稳健标的: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经营稳健、分红稳定) [1][4] 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稳市政策(如汇金加仓A股ETF)和行业政策趋势增强保险公司增配权益的动力 [1][5] - 监管体系调整提升保险配置权益资产的能力 [2] 3. 利差提升的动力 - 增配权益能力和动力增加,负债成本率下降和杠杆增加共同促进利差扩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