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史为鉴看快递“反内卷”:快递为何后来居上?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快递行业,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通达系(如申通、韵达等)[1][3][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反内卷动因 - 快递行业吸纳就业超400万人(含代派驿站人员),劳动力成本占比50%以上,但劳动合同签署率仅30%,五险一金缴纳率低,反内卷旨在提升就业质量[1][3] - 2021年与2025年行业均因非理性竞争导致产业链盈利恶化:单票价格跌破2元,派费低于1元(网点成本约1.2元),引发网点亏损、退网及快递员欠薪[1][3][6][7] 价格与盈利影响 - 2021年Q4单价上涨0.3元,单票净利增0.1元(总部占0.1元,网点与快递员占0.2元),涨价持续4个月并维持16个月[1][9] - 2025年预计涨价持续至少4个月,部分地区涨幅或达0.3元;若义乌/广州等产量区涨0.4元,全国单票净利增4分钱,利润弹性显著(如申通、韵达单票利润或翻倍至6-8分钱)[2][10][11] 消费者接受度 - 通达系终端单价<5元,快递费用占消费额约5%,华南部分省份涨价0.3-0.4元仅使总费用率增<1%,消费者接受度高(如50元商品总价仅增0.4元)[1][4][5] 监管作用 - 邮政管理局通过调控政策(如强制涨派费、遏制以罚代管)引导良性竞争,2021年与2025年均成功干预[1][5][7][8] - 2025年8-9月需求见底回升期是政策推行关键窗口[8][12]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特性优势 - 快递属服务行业,涨价不影响出口竞争力,政策制约较少[5] - 电商价格竞争激烈背景下,同步涨价易被下游接纳[4][12] 历史对比 - 2021年与2025年相似点:监管部门干预(国家邮政局发文/中央财经委要求)、产业链盈利恶化、派费跌破成本线[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