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松绑商业化快速推进,无人物流有望率先放量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无人驾驶物流车及Robotaxi行业 [1][3][6][7][10][12][14][17][23][24][25][27] - 公司:菜鸟(无人车)、百度(萝卜快跑)、顺丰、新石器、极智嘉、中邮科技、景洪智能、蓝剑智能、昆川智能、天准科技、德赛西威等 [1][5][6][7][14][2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物流行业痛点:2024年从业人数1,100万→2025年1,550万,人工成本占比上升挤压盈利 [1][2] - 无人车成本下降:菜鸟无人车价格从2018年近百万→2025年1.98万元,成本逼近人工 [1][2][5][20] - 法规瓶颈:开放道路需政策许可,103城开放路权但多限于测试阶段;封闭场景(矿区/仓储)无需交规 [1][4][10][14] - 应用场景分散:审批流程复杂(需逐街道/场景申请),互联网企业(技术优势)与物流企业(降本需求)主导 [3][14] 2 商业化进展 - Robotaxi领先:北京允许主驾有人收费,武汉/重庆/深圳试点完全无人L4级 [1][7][10] - 无人物流放量快:2024年无人配送车存量超6,000台,年销5,000台;Robotaxi仅1,000台(安全要求高) [24][25] - ToG/ToB模式:依赖地方政府试点牌照,推广受限(vs新能源车ToC统一准入) [12][14] 3 降本增效路径 - 人力替代:1名监控员可监管多车;顺丰案例显示无人车每公里成本0.15元(人工驾驶1元) [5][18] - 零部件降价:激光雷达(2020年10万→2024年4,000元)、摄像头(300→100美元)、电池技术迭代 [20] - 规模效应: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数千亿,仓储自动化渗透率提升 [3][17][27] 4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菜鸟(物流车)、百度(Robotaxi)、新石器(250城路权)、顺丰(末端配送) [1][7][14][28] - 产业链分工:机械(无人叉车)、物流车(中邮科技)、零部件(天准科技/德赛西威) [28] --- 其他重要信息 - 政策里程碑:2017年北京首推路测规范,2021年明确L1-L5责任划分,2025年L4商业化试点 [9][10] - 特殊场景潜力:矿区全无人化(挖掘机/矿车)、仓储AMR(极致家无人叉车+机械臂) [14][21] - 商业模式创新:高频配送/偏远区域服务、公共服务低成本化(类比流量降价催生短视频) [19][23]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成本对比:菜鸟无人车1.98万元 vs 人工月成本10万元(含福利) [5][16] - 市场规模:2023年销售200亿+服务300亿=550亿;2029年预计数千亿 [17][27] - 销量数据:无人配送车2024年销5,000台 vs 商用车年销400万台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