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市场及亚太地区股票策略:关税上调的布局情况-EM & APAC Equity Strategy_ The set-up into the tariff step-up
2025-08-05 11:15

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及亚太地区(EM & APAC)股票策略,重点关注关税影响下的市场表现[1][2][3][4] - 公司:涉及多个跨国企业(如特斯拉、三星、台积电等)及新兴市场公司(如中国、印度、巴西企业)[56][58][59][60][61][62] ---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关税政策影响 1. 关税上调 - 美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从特朗普时期的<2.5%升至18%,创90年来新高[1][7][8] - 受关税影响的美国进口商品占比从<30%升至<50%,未来可能进一步上升[1][12][30]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政府关税收入年化增加约2200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9][20] 2. 企业应对措施 - 美国进口商通过供应链优化、成本分摊和涨价(如“关税附加费”)转嫁成本[2] - 仅少数企业计划在美国投资,韩国和日本企业受冲击最大[2][28][58] - 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但对其他地区出口增长(如欧洲+8%,东盟+4%)[27][28] 3. 市场反应 - 新兴市场(EM)中高美国收入敞口(>25%)的公司: - 2025年共识盈利下调2.7%,2026年下调3.4%[3][45][46] - 股价表现落后无美国收入公司约4%[3][48][50] - 价值因子表现最佳(EM/APAC+7%),成长和动量因子落后[3][53][56] 4. 盈利与估值 - MSCI EM 2026年目标价隐含7%上行空间,MSCI AxJ为8%[9] - 13%的MSCI EM收入来自美国,20%来自其他出口市场(供应链风险高)[4] ---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细分表现 - 制造业:EM制造业公司2025年Q2营业利润未显压力,但下半年可能承压[33][36][37][44] - 科技硬件:台湾和韩国科技股表现强劲(Q2涨幅33-41%)[52] - 消费与医疗: - 消费 discretionary受关税冲击显著(如特斯拉成本增3亿美元)[59] - 医疗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缓解影响(如强生计划550亿美元美国投资)[59] 地区差异 - 超配市场:中国、巴西、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防御性高+国内需求主导)[4][6] - 弱势市场:台湾、韩国(高出口敞口但Q2反弹显著)[50][63] 数据亮点 - 关税具体税率: - 中国34%,印度25%,巴西50%,墨西哥9.6%[10] - 企业案例: - 特斯拉:Q2关税成本增3亿美元,能源业务受影响最大[59] - 三星: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应对关税不确定性[58] - 台积电:客户因关税担忧提前囤货,Q2需求增长[58] --- 风险提示 - 新兴市场风险:汇率波动、监管变化、资本成本上升[64] - 关税长期性:市场可能低估关税持续性,UBS持谨慎态度[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