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策略 -2025 年全球投资指引Global Strategy -Global Exposure Guide 2025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覆盖 - 全球覆盖范围:报告覆盖美国、欧洲、日本及新兴市场(EM)的上市公司,涉及超过3,200家公司,涵盖17个地理区域[1][17] - 核心产品:第10版《全球曝光指南》(Global Exposure Guide),量化企业收入的地理分布及终端市场需求[1][17]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北美市场 - 收入结构:北美公司26%收入来自海外,欧洲(11%)为最大来源,其次为亚洲(不含中日,4%)、拉美(4%)和中国(3%)[2] - 行业差异: - 高海外收入行业:科技(55%)、材料(48%)、工业(30%) - 细分领域:半导体(62%)、科技硬件(59%)、家居及个人用品(50%)海外收入占比最高[2] - 低海外收入行业:公用事业、医疗保健、房地产(防御性行业)[2] 2. 欧洲市场 - 地理多样性:欧洲公司仅44%收入来自发达欧洲(历史新低),北美(22%)和亚太(19%)为主要海外市场[3][58] - 行业差异: - 高海外收入行业:半导体、能源、制药(>75%收入来自海外) - 本土主导行业:房地产、公用事业、银行[3][29] - 成本结构:30%欧洲公司超半数成本发生在欧洲(不含英国),北美为第二大成本中心(11%)[12][52] 3. 日本市场 - 收入结构:56%收入来自本土,海外收入中美洲(18%)占比最高,其次为亚洲(不含中日,11%)[4] - 行业差异:资本货物、汽车、科技硬件海外收入占比高于平均水平,而消费必需品、房地产、电信以本土为主[32][34] 4. 新兴市场(EM)与亚太(APxJ) - 整体趋势:28%收入来自海外,美国/加拿大(8%)和欧洲(6%)为主要来源[5][113] - 中国特殊性:16%收入来自海外(近年上升),而EM(不含中国)海外收入占比达43%[5][113] - 区域差异: - 高全球化地区:台湾(仅15%收入来自本土)、韩国(46%)、香港(47%) - 本土主导地区:印尼(94%)、菲律宾(91%)、中国(84%)[129][133] 5. 终端市场需求 - 全球对比: - 消费者依赖度:美国最高(50%收入来自消费者),欧洲最低(39%)[11][46] - 企业支出依赖度:欧洲和日本最高(>50%收入来自企业)[11][46] - 政府支出依赖度:美国最高(11%),日本最低(1%)[46][156] - 欧洲细分:54%收入来自企业客户,消费者占39%,政府占7%[61][85] --- 其他重要内容 1. 成本结构分析 - 北美公司:79%的企业超半数成本发生在北美,亚太为第二大成本中心(7%)[12][53] - 欧洲公司:成本集中在欧洲(不含英国),北美为次要成本中心[12][56]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 数据基础:基于250+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的内部调查,覆盖企业未公开披露的细分数据[17] - 独特性:因企业报告格式不一致,该数据库被视为高度专有和稀缺资源[17] 3. 投资主题关联 - 多极化世界:报告呼应2025年关键主题,帮助投资者应对地缘政治和供应链变化[14] --- 图表与数据亮点 - 欧洲本土收入占比:从1996年的70%降至2025年的44%(历史低点)[3][58] - 日本覆盖企业数:从2023年的274家增至2025年的477家[4] - EM企业政府收入占比:东欧最高(12.5%),拉美最低(1.1%)[155] (注:部分文档为重复内容或格式信息,未纳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