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台湾大厂专家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NOR Flash存储市场,涉及台湾和大陆主要存储厂商[1][3][15] * 核心公司包括台湾两大存储厂商(12寸晶圆产能各2万片/月)和大陆主要厂商(1.6万片/月)[15][16] * 细分市场分为大容量(128MB+)和小容量(64MB及以下)赛道[5][18] 价格动态与趋势 * 第三季度价格涨幅:大容量产品(128MB+)上涨15%-20%,小容量预计8月中下旬跟涨[1][2][9] * 第四季度预测:涨幅收窄至10%以内,大容量维持涨势,小容量或达15-20%[4][9][28] * 涨价驱动因素:AI服务器需求(256GB/512GB产品渗透率超20%)、库存去化完成、供应链调整[10][11][12] * 厂商策略:台湾厂商6月底确定Q3涨价(环比+10%),大陆厂商7月下旬跟进[2][8][33] 需求端分析 * 大容量应用领域: - AI服务器(国产份额20%→30%)、普通服务器、BIOS系统[3][10][29] - 消费电子(AI耳机/TWS/眼镜等需求环比+20%)[2][6] - 车规级LOFI产品需求持续升温(Q3涨幅超10%)[2][6] * 小容量应用领域:传统消费电子(TV/机顶盒)、手机辅助设备(TTDI/OMO屏幕)[25][26] * 区域差异:海外PC市场台湾厂商垄断(128MB→256MB升级),大陆PC市场国产占70%+[32] 供给端格局 * 产能现状: - 台湾厂商:稼动率满载(合计4万片/月),无扩产计划[15][16][21] - 大陆厂商:产能1.6万片/月(台湾75%),2026年或增至1.8-2万片[15][16] * 竞争态势: - 大容量:台湾CR3主导(全球AI服务器80%份额),大陆龙头加速替代[18][29] - 小容量:台湾厂商退出(投片量从4,000→1,200片/月),大陆中小厂商主导[5][19] * 技术路线:台湾厂商评估MLC产品线,大陆企业聚焦NOR Flash[16] 细分市场数据 * NODE市场2025年规模:26亿美元,消费类(31%)>工业(27%)>汽车(21%)>PC(12-13%)[22][23] * Q3景气度: - 新兴消费类:8亿美元(环比+20%)[23][26] - AI服务器:价格环比+15%,需求+10%[26][24] - 汽车电子/工业:需求环比+5-8%[24] 风险与机遇 * 大陆厂商挑战:需突破大容量技术(如1GB产品),避免AI服务器品质问题[18][31] * 中小厂商机会:小容量赛道年营收超4亿美元,Fabless模式灵活但难超越CR3[19][25] * 价格波动风险:消费类客户对价格敏感,Q4涨幅或收敛至5%以内[28] 其他关键信息 * 客户加单案例:AMD GB200系列/MI3X设备、Nvidia H200(1GB/2GB产品涨价15%)[13][14] * 历史对比:2024Q2曾涨价但大陆龙头未跟进,本次全行业联动更具标志性[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