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零部件框架培训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灵巧手等)[1][4][6] - 核心公司:特斯拉(技术引领者)、优必选、智元、小米链(凌云、南山智尚)、雷迪克、豪能、北方机械、恒立等[1][2][5][1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与趋势 - 市场空间:特斯拉预测2027年量产50-100万台,总产值达2,000亿元(单价降至15万元/台)[12][19] - 驱动因素:大模型提升场景泛化能力,车企(特斯拉、小米、小鹏)利用数据优势切入[1][6] - 关键时间点:2026年特斯拉C端突破,国内优必选、智元2026年冲刺上市[6][7] 2 硬件升级关键技术 - 丝杠:特斯拉使用14个直线执行器+34个手部丝杠(总计48个),行星滚柱丝杠因高效率受关注,C3(上半身)和C5(下半身)精度分级[9][13] -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主流(价格降至1,000元),国内双环豪能推进百线二维方案替代日本哈默纳科[10][16] - 灵巧手:成本结构复杂(目标7,000元/只),特斯拉测试空心杯驱动方案,自由度提升至22个[11][12][17] - 传感器:力传感器价格从1-2万降至2-3千元,触觉传感器以压阻/电容方案为主[11] 3 供应链竞争格局 - 国内突破:磨床(华晨、日发)和丝杠厂商(雷迪克收购北方机械)打破日本垄断[14][15] - 车企转型:主机厂供应链转向机器人(如舍弗勒代工小米链),汽车零部件公司(沪光、纽泰格)积极收并购[5][21][23] --- 其他重要细节 1 成本与量产影响 - 百万台量级下,机器人单价可降至15万元,减速器、丝杠、灵巧手价值占比最高[12] - 谐波减速器价格因量产降至1,000元,丝杠(C5级)单价降至700-800元[14][16] 2 技术替代趋势 - 谐波减速器或面临摆线方案替代,电机技术转向空心杯驱动[3][12] - 灵巧手轻量化(强脑设计500克/30牛抓握力)和手眼协同为研发重点[9][17] 3 市场情绪与标的 - 特斯拉下修指引曾导致板块调整,但新技术(如雷迪克丝杠、豪能减速器)和定点变化驱动交易机会[3][15][22] - 潜在黑马:雷迪克、豪能、新泉、银轮等[22][24] --- 风险与挑战 - 谐波减速器寿命与负载能力限制,依赖日本技术[10] - 灵巧手量产成本控制(目标7,000元)和传感器一致性要求高[11][12] - 供应链竞争激烈,需平衡成本与精度(如丝杠C3/C5分级)[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