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价企稳+重组加速+中国份额提升,关注低估值船舶龙头
2025-08-06 22:4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全球造船业,重点关注中国造船业[1] - 公司: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船防务等龙头企业[1][3][17]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基本面改善 - 造船价格企稳:2025年6月起结束连续下滑趋势(2024年10月-2025年5月环比下降),7月全球新接订单同比降幅收窄(7月同比-40% vs 6月-68%)[3][8] - 中国订单份额恢复:7月新接订单份额恢复至83%(2024年水平),6月显著回升(3月受301法案影响降至30%+)[1][9] - 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Q1中国船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1%(11.27亿元),中国动力增长349%(3.96亿元)[3][16] 2 估值与投资性价比 - 当前市盈率约20倍(中国船舶、中国动力),远低于2024年南北船合并时的40倍[1][4][5] - 2025年预期市盈率24倍,2026年预计15-16倍,处于历史低位[17] 3 行业周期与需求支撑 - 更新替换需求:全球总运力24-25亿吨中30%为老旧运力(15年以上),需更换7.5亿吨;年交付量仅8000-9000万吨,替换周期需7年[6][7] - 价格上行周期:类比2001-2008年,短期回调后边际向上,未来几年受替换需求支撑[6] 4 政策与竞争格局 - 301法案影响有限:实际执行存疑(美国造船办公室停摆、建造成本高),中国份额快速恢复[9][10] - 南北船合并进展:2024年9月提出,2025年8月13日停牌推进,合并后市场份额达11.77%(中国船舶8.03%+中国重工3.74%),超越韩国现代重工[11][13] - 合并效益:参考南北车合并案例,规模效应提升收入、利润率及ROE,减少价格战[14][15] --- 其他重要信息 - 全球运力数据:7月末全球总运力24-25亿吨,中国7月新签订单505万吨(同比-18%,较6月-71%改善)[7][8] - 业绩加速释放:2025-2026年高价船交付+钢材成本下降将推动利润增长[17] - 风险提示:301法案潜在执行风险(10月14日截止)、全球经济波动[9][12] --- 关键数据引用 - 中国订单份额83%[1][9] - 老旧运力占比30%(7.5亿吨)[6][7] - Q1净利润:中国船舶+181%(11.27亿元),中国动力+349%(3.96亿元)[16] - 合并后市场份额11.77%[11] - 2026年预期市盈率15-16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