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产业近期边际变化解读
2025-08-07 23:0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人形机器人产业,类比手机产业链,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应用端爆发[1][4] - 公司:特斯拉、舍弗勒、银轮、五洲新春、中鼎股份、宁波华翔、富士康、祥鑫科技、维万公司、东凌股份[1][2][5][6][14][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超预期,未及早布局的公司面临焦虑[1][4] - 研发周期和产业迭代速度类似手机产业链,垂类应用公司涌现[3] -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展位和公司数量大幅提升,产业处于临门一脚状态[3] 2 特斯拉供应链变化 - 技术路线倾向大模型,仿真训练加速迭代,壁垒更高[5] - 供应商管理打破固有格局,银轮等公司受重视,外资权重提升[5] - 斜坡上电机成本低30%以上,功率密度高50%,耐高温性能提升[7][9] 3 舍弗勒会议影响 - 外资权重提升,推动机器人板块行情[6] - 五洲新春、中鼎股份等合作企业成为重要标的,份额分配影响股价[6] 4 技术变化 - 上肢部分(手部和关节总成)变化显著,电机和减速器方案是核心[7] - 减速器精度要求从C5提升到C3以上,谐波、行星减速器等路线分歧[8][10] - 密封件利润率高达20%,技术壁垒高,价值量预估1,000多元[11][12] - 固体润滑技术(如维万公司)价值量或超2,000元,市场弹性大[13] 5 P材料赛道 - 宁波华翔是龙头,需将成本降至20万元以下,改性专利影响加工精度[14] - 工业竞争最终以成本和品质取胜[14] 6 富士康机器人 - 战略地位重要,可能卡位日韩美供应链,祥鑫科技合作开发液冷技术和灵巧手[15] 其他重要内容 - 密封件和润滑赛道向耐磨性、耐高温领域发展[11] - 斜坡上电机解决硬件过热问题,延长机器人寿命[9] - 百线真人在髋关节和肩关节应用地位提升,但刚度问题待解决[10] - 外资供应链新方向(如索弗勒)近期备受关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