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述 - 涉及行业:中药、生物制品(疫苗、血制品)、基因测序、医药商业(药店、流通)[1] - 核心公司: - 中药:三九阿胶、白药太极、达仁堂、昆药、以岭、天士力、康缘、众生、白云山、九芝堂[1][2][4][6][7] - 生物制品:康泰生物、康希诺、绿竹生物、欧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华兰生物[8][12][13] - 医药商业:大森林、益心堂、上海医药、国药控股、九州通[19][21][2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药行业 1. OTC品牌消化“四同比价”影响:院外渠道影响较小,头部企业(三九阿胶、白药太极)价格体系稳定,渠道库存回归正常[1][2] 2. 处方药集采温和落地:7月1日起各省执行,企业以价换量(如昆药、以岭),行业秩序恢复,聚焦创新转型[1][4] 3. “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布局:央国企(华润系三九、天士力)战略规划下半年落地,提供长期增长动力[1][5] 4. 创新转型加速: - 众生药业:流感新药获批,GLP-1进入三期临床[6] - 康缘药业:布局三靶点GLP-1二期临床[6] - 九芝堂:干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推进[7] 生物制品行业 1. 疫苗市场改善: - 康泰生物13价肺炎疫苗、康希诺MCV4销售改善[8] - 新品种:康希诺PCV13、绿竹生物带状疱疹疫苗预计2025H2-2026H1放量[8][9] - 创新进展:欧林生物金葡菌疫苗三期入组完成,2026Q1数据揭盲[10] 2. 血制品供需平衡: - 白蛋白价格趋稳,浆站数量受调控(“十四五”规划落地)[12][13] - 并购整合加速(天坛生物、博雅生物)[13] 基因测序行业 1. 上游设备收入下降:Illumina上半年设备收入2.13亿美元(同比-9%),但耗材收入增长0.7%至16亿美元[14] 2. 临床应用占比提升:肿瘤领域占NGS市场90%,早筛、MRD产品获批为催化因素(如GOREO数据)[16] 医药商业行业 1. 药店行业边际改善: - 医保监管趋严但聚焦合规(2025年飞检查溯源),头部企业(大森林)受益[17][18] - 处方外流加速:门诊统筹、电子处方平台落地[18][20] 2. 流通企业创新转型: - 拓展商业保险、SPD、CSO等业务(上海医药、国药控股)[21][23] - 医保预付金政策改善回款速度[22] --- 其他重要内容 1. 康华生物股权变更:万科新生物(上海国资背景)收购,推动疫苗行业资源整合[11] 2. 药店转型升级方向: - 专业化:DT门店、双通道[19] - 多元化:健康驿站(数字化分级)[20] 3. 测序技术国产替代:国内企业在下游肿瘤领域存在机会[16] --- 数据与单位引用 - 疫苗销售:康希诺PCV13预计2025H2贡献增量[8] - 药店关店:2024年关店3.9万家,2025Q1关店1.03万家[18] - 基因测序:Illumina耗材收入16亿美元(同比+0.7%)[14] - 血制品浆站:国家严格调控新增数量[13]
中药、生物制品、测序及医药商业行业观点更新
2025-08-11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