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的“新”周期和“大”趋势
2025-08-11 22:06

农业行业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行业包括生猪养殖、奶牛养殖、肉牛养殖、白鸡养殖、黄羽肉鸡、饲料、动保、种植和宠物食品等农业子行业[1][3][6][16][18][23][26][27][28][29][31][34] - 重点提及公司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圣农发展、海大集团、瑞普生物、隆平高科、大北农、中宠股份、佩蒂股份、乖宝宠物等[3][13][14][25][28][30][33] 生猪养殖行业 周期特征与驱动因素 - 生猪养殖周期一般为3-4年,受能繁母猪存栏量驱动,能繁母猪是最核心前瞻指标[1][2][4] - 非洲猪瘟常态化抬升行业成本中枢,价格低点从每公斤10元以下提升至12-13元[4] - 规模化可能延长周期至5-7年并放大价格振幅,美国经验显示价差扩大[5][9] - 二次育肥增加猪价扰动,存栏时间1-2个月,积极性受短期价格预期影响[9] 当前周期与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旨在减少能繁母猪数量(从4050万头降至3950万头)和降低出栏体重至120公斤[10][11] - 预计2026年生猪均价或升至每公斤16元以上,高点可能达18-19元[11][14] - 牧原股份2026年头均盈利或接近500元,总利润可超400亿元(出栏量8000多万头)[14] 投资建议 - 投资节奏分三阶段:产能去化预期、价格上涨兑现、持续高盈利[12] - 建议关注牧原(成本约12元/公斤)、温氏等核心资产[13][15] - 中小型标的如神农德康利华可能受反内卷影响成长速度[13] 奶牛养殖行业 - 奶牛从配种到产奶需两年以上,泌乳期形成稳定现金流[16] - 当前奶价从4.5元/公斤降至3元/公斤左右,预计2026年迎来新周期[16][17] - 龙宝宝出生意愿提升及新生儿补贴政策或改善需求[17][19] - 港股上游牧业企业处于基本面最差时期,2026年有望迎来新周期[22] 肉牛养殖行业 - 生长周期长(配种到出栏需两年以上),扩繁系数低(一年一胎)[18] - 消费升级驱动,价格呈震荡向上趋势,中小散户退出明显[18][20] - 规模化程度低(不到40%),进口依赖度高[20][21] - 活牛短缺可能持续到2026年,外盘牛肉价格上涨[21] 禽类养殖行业 白羽肉鸡 - 海外引种占比高,受禽流感及引种政策影响大[23] - 2025年祖代鸡引种量约120万套,相比2024年下滑[23] - 圣农作为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901 plus版本改进料肉比数据[25] - 需求从2017-2018年的40多亿只增至当前七八十亿只[25] 黄羽肉鸡 - 价格与猪肉相关性更强,主要面向家庭消费[26] - 关注标的包括利华和温氏[26] 饲料与动保行业 - 海大集团水产料利润占比大,普水产品价格回暖[27] - 2026年特水品种预计接力改善,海外市场拓展迅速[27] - 动保企业需关注非洲猪瘟疫苗进展和宠物动保领域[28] - 瑞普生物在宠物药和疫苗市场渗透力强[32] 种植与转基因 - 种植赛道依赖政策传导,关注转基因育种和粮价[29] - 转基因已进入大面积示范阶段,推荐隆平、大北农[30] - 全球贸易摩擦和极端天气影响粮食安全主题[30] 宠物行业 - 宠物食品国产化率最高,品牌突出[31] - 宠物医疗和用品领域相对滞后但潜力大[31] - 推荐中宠、佩蒂和乖宝等公司[33] 农业新趋势 - 出海战略、转基因产业持续发展及宠物新消费[34] - 农业大制造业出海表现亮眼[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