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碱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2025-08-12 23:0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纯碱行业是中国基础化工行业之一,主要用于玻璃、小苏打及洗涤剂生产,终端市场涉及建材、光伏、食品工业及日化等领域[2] * 中国纯碱表观消费量从2014年2,300万吨增至2024年3,300万吨,复合增速3.5%[2] * 2024年下游需求结构:平板玻璃32%、日用玻璃及包装容器14%、光伏玻璃18%、泡花碱5%、其他长尾需求30%[2] * 主要企业包括海化、博元化工、中盐、三友、雪天、禾邦、华昌和苏盐等,其中天然碱生产企业有博元化工和中盐化工[16] 生产工艺与成本分析 * 主要生产工艺包括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4] * 氨碱法规模大但污染重,联碱法环保但投资高,天然碱法成本低但资源稀缺[1] * 截至2024年底,氨碱厂与联碱厂完全成本约1,300元/吨,天然碱完全成本约700元/吨[5] * 阿拉善地区因运输距离远,出厂价有约200元折价[5] 供需格局与行业周期 * 未来几年供需预计偏松,2025年底阿拉善二期280万吨项目投产,2028年中盐通辽天然碱项目一期500万吨建成[6] * 若无行业出清,景气度可能长期处于底部[1] * 行业经历四轮景气周期,受宏观经济、地产政策、能源价格及供给侧改革等因素影响[7] * 2023年博元化工阿拉善一期500万吨项目投产加剧供给压力,导致价格下行[7] 下游需求分析 * 平板玻璃占纯碱需求32%,其中地产敞口占比20-30%[9] * 地产竣工下行对纯碱需求影响约8-10个百分点(280-350万吨)[10] * 光伏玻璃需求增长显著,全球装机达1,000GW时,光伏玻璃需求增量2,500万吨,对应纯碱增量500万吨[11] * 钛酸锂、白炭黑等领域带来百万吨级别增量,可部分抵消地产下行影响[11] 行业政策与出清机会 * 节能降碳及老旧装置改造政策可能推动31%超过20年的老旧装置退出[12] * 发改委要求25个领域低于基准水平项目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12] * 应急管理部要求投运20年以上装置进行摸底评估并淘汰[12] * 行业成本曲线陡峭,尾部出清可能性高,目前开工率约80%[8] 价格与盈利现状 * 当前华东地区重碱含税价格曾跌至1,200元/吨以下,近期有所回升[15] * 氨碱工艺综合价已为负,处于历史盈利最差时期[15] * 主流上市公司多数处于亏损状态[15] * 定价锚定合成工艺现金流成本,天然碱赚取成本优势利润[14] 博元化工分析 * 作为天然碱龙头,具有成本优势、成长性和高分红潜力[3] * 现有权益产能447万吨纯碱、114万吨小苏打及117万吨尿素[17] * 2025年底建成168万吨阿拉善二期项目[17] * 2023年及2024年股利支付率分别达79%和61%,负债率逐年下降[17] * 每年现金流30-45亿元,未来资本开支有限,分红潜力大[18] * 纯碱价格每上涨100元,业绩增厚约4.6亿元[19] 风险因素 * 行业出清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延后价格回升[20] * 安全环保生产风险对所有化工企业都是重要影响因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