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降息预期升温
2025-08-13 22:5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能源(石油)、医疗保健、交通运输、科技(AI芯片)、金融(信贷、社融)、贸易(中美关税)[1][2][3][4] - 公司涉及OPEC(石油增产)、英伟达和AMD(AI芯片对华销售)、戴尔(服务器追踪器事件)[1][6][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能源与通胀 - 美国能源署预测OPEC增产将导致全球石油库存增加,原油价格受压,抵消夏季驾车需求的上行压力,能源价格预计保持低增长[1][2] - 核心CPI环比上涨0.32%,核心服务增长较快(交通运输服务机票价格飙升4%,医疗保健牙科服务增长2.6%),住所成本环比上涨0.2%[1][3][4]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1%,食品价格环比持平,对整体CPI产生负向作用[2] 贸易与关税 - 关税对通胀直接影响有限:美国公司承担部分成本+3~5个月滞后期,8月关税数据未体现[1][5] - 中美关税休战延长90天至双十一,未来可能谈判芬太尼关税[1][6] - 英伟达和AMD已与美方达成对华销售AI芯片协议,但中国出于安全考虑劝阻国内企业使用[6] 金融数据 - 7月新增信贷-500亿元(历史罕见但单月数据不反映经济恶化),社融增速升至9%(政府债券发行拉动),M1增速回升至5.6%[1][9][10][11] - 企业短期贷款6-7月合计6100亿元(强于去年同期1200亿元),中长期贷款合计7500亿元(略低于去年1.1万亿)[12] - 信贷指引作用减弱:7月高温淡季效应,同比少增非重大利空[13] 货币政策 - 美国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大,但降息对风险资产提振有限(基本面疲弱主导)[3][20] - 中国暂无降准降息必要:核心CPI预计继续上升(当前0.8%),10年国债实际利率为负[21] 反内卷政策 - 供给侧政策持续:锂矿供应中断、煤炭过剩检查、生猪存栏减少、外卖补贴削减[7] - 需求侧政策(消费贷款补息、社保补贴)初期效果显著,但反内卷仍是主线[8] 其他重要内容 - 中美实力变化:中国GDP为美国70%,但美国通胀高+人民币贬值使实际购买力对中国更有利[18] - 美国加关税困境:需将中国纳入关税范围以维持对盟友策略,但中国拖延谈判使美方被动[19] - 社融数据市场反应:中性数据被误读为利空,短期下跌后反弹,逢低布局机会[22] 数据引用 - 原油价格预测:OPEC增产导致库存增加[1][2] - CPI数据:核心CPI环比0.32%,机票+4%,牙科+2.6%[1][3][4] - 信贷数据:7月新增-500亿元,社融增速9%,M1增速5.6%[1][9][10] - 企业贷款:短期6-7月合计6100亿元,中长期7500亿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