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全球及中国氦气市场,包括供应链、供需格局、价格趋势及技术进展[1][3][5] - 公司包括国际巨头(AP、林德集团、梅塞尔、日本大洋日酸)和中国企业(广钢气体、杭氧、中机安瑞科、BLG提氦相关公司如久丰能源、金宏)[2][16][1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供需格局 - 供应集中度:美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和俄罗斯占全球氦气储量的88%,2024年全球产量1.82亿立方米(同比增1,000万立方米),俄罗斯产量翻倍至1,600万立方米[1][3][4] - 增量来源:未来5-6年每年新增800-1,000万立方米产量,主要来自俄罗斯(如阿穆尔气田),6个新建项目在俄推进[7][16] - 供应链刚性:上游依赖天然气工厂提取,运输依赖ISO标准氦罐技术(国际巨头垄断)[2] 中国市场动态 - 需求结构:半导体产业需求占比超20%,高纯氦气需求突出,通过长协协议保障供应[5][8] - 进口依赖:2023-2024年进口来源从美国转向卡塔尔和欧洲某国(各占50%),俄罗斯阿穆尔地区成新来源[11][15] - 国产化进展:新疆BLG提氦技术突破,国产氦罐运输技术(杭氧、中机安瑞科)降低对外依存度[16][19][21] 价格趋势 - 全球价格:高品质氦(如6N级)供应紧张,价格坚挺,预计2030-2031年继续上涨[8] - 中国价格:高纯氦气散单价较2022年高点降40%-50%(650元/立方米 vs 1,000+元),长协客户计划2025Q3涨价至800-1,000元[3][14] - 成本差异:2024年美国氦气成本150美元/公斤,2025年降至83美元/公斤;欧洲成本较低[12][13] 风险与事件影响 - 俄罗斯事件:或影响其30%产能(约500万立方米/年),但中国主要进口阿穆尔地区(1,100-1,300万立方米)受影响有限[11] - 供给过剩:2023-2024年中国因欧洲某国进口过剩9万方和72万方,2025年压力缓解[10][13] --- 其他重要内容 - 企业表现:广钢气体2024年氦收入约5亿元(长协主导),杭氧金鸿约1亿元,利润依赖价格修复[17][20] - 技术壁垒:半导体领域依赖卡塔尔高纯氦,因品质要求严格[15] - 未来机会:中国企业或通过俄罗斯新气源份额提升全球地位,BOG开发降低进口依赖[19][21]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全球产量:1.82亿立方米(2024年)[1] - 俄罗斯增量:800万→1,600万立方米(2023→2024)[4] - 价格变化:中国散单价从2,500-2,600元/瓶(2022年峰值)降至650元/立方米(2025年)[9][14] - 成本变化:美国从150美元/公斤(2024年)→83美元/公斤(2025年)[12]
氦气:全球供需与国内格局跟踪、价格分析
2025-08-13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