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水泥行业[1] - 涉及公司:海螺水泥(Anhui Conch)、中国建材(CNBM)、华新水泥(Huaxin Cement)、华润建材(CR Building Materials)[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短期价格复苏驱动因素 - 长三角地区熟料价格上调:8月12日熟料价格环比上涨30元/吨至230-240元/吨(FOB),主因: - 8月计划执行15天错峰生产 - 价格触底后行业自律推动提价[2] - 其他区域跟涨:云南、湖南等地因8月减产同步提价[2] - 库存高位支撑减产执行:当前库存利用率达70-80%,为历史高位,可能强化错峰生产效果[3] - 需求季节性改善:受天气(高温降雨)影响,当前发货量仅50-60%,但预计11月前季节性回升[3] 2. 长期政策超预期 - 产能核查收紧:工信部(MIIT)新一轮核查显示,实际获批熟料产能或为16亿吨(原预期18亿吨),差异源于: - 环保标准下年运营天数从310天降至270-300天 - 设计产能与获批产能差异[4] - 监测系统技术规范推进: - 8月召开听证会并发布技术规范 - 试点省份先行实施,2026年有效产能或降至16亿吨(现22亿吨) - 产能利用率或提升至65%(现50%),旺季更高[4] --- 其他重要细节 1. 盈利触底: - 华东地区龙头企业毛利率/吨(GP/t)接近去年最低水平,部分小厂仅盈亏平衡[3] 2. 区域一致性:华南、华中与华东面临类似供需局面[3] 3. 数据图表补充: - 华东水泥价格(2020-2025年波动区间300-700元/吨)[9] - 华东发货量(2025年8月约50-60%)[11] - 华东库存(2025年8月达70-80%)[14] --- 风险与监测点 - 提价执行不确定性:天气影响发货量可能削弱提价落地[2] - 政策实施节奏:技术规范试点效果需观察[4]
中国材料_水泥-前景改善-China Materials-Cement - Improved Outlook
2025-08-14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