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大中华区材料行业,重点关注玻璃(浮法玻璃和太阳能玻璃)[1] * 涉及公司:信义光能(0968.HK)、福莱特玻璃(6865.HK/601865.SS)、信义玻璃(0868.HK)、旗滨集团(601636.SS)[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太阳能玻璃基本面改善 * 供应收缩:行业亏损导致产能维护,6月以来9700吨/日产能停产,有效运营产能降至约86kt/日,可支持45-46GW组件月产量[2][22] * 库存下降:组件厂商补库存推动库存从36天(7月中旬)降至27天[21][23] * 价格回升:8月价格上涨至10.5-11元/平方米(7月低点为9.5元/平方米)[2][22] * 成本优势:头部企业(信义光能、福莱特)占维护产能的50%,小厂因高成本可能持续减产[22] 2. 浮法玻璃持续承压 * 需求疲软:开发商订单天数降至9.6天(7月底),需求同比萎缩>30%[3][37] * 供应过剩:运营产能159kt/日,较2021年峰值177kt/日仅下降10%[3][27] * 库存转移:7月库存下降主因贸易商套利(河北沙河现货-期货价差),实际终端需求未改善[36] 3. 反内卷政策潜在影响 * 能源控制路径:33.4%浮法玻璃产能仍使用煤炭,小产能线(≤600t/d)占37%,能耗比大线高10%[4][45] * 太阳能玻璃:7%产能为<800t/d小线,能耗高10%[52] * 政策可能性:虽概率低,但若实施将显著收缩供给,推升价格[1][44] --- 其他重要信息 4.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上调标的:信义光能(目标价3.1→3.5港元)、福莱特(H股12.2→12.6港元,A股19.4→20.1元)[5][62][66] * 维持低配:信义玻璃(6.7→7.0港元)、旗滨集团(4.5→4.9元)[5][73] 5. 成本与产能结构 * 浮法玻璃:天然气仅占能源结构的67%,煤炭占33%[51] * 太阳能玻璃:95%产能使用天然气,但小线效率低[56] 6. 敏感性分析 * 信义光能:价格每上涨1%,EPS提升13%;成本每上升1%,EPS下降11%[92] * 福莱特:价格每上涨1%,EPS提升54%;成本每上升1%,EPS下降51%[124] --- 数据摘要 | 指标 | 太阳能玻璃 | 浮法玻璃 | |---------------------|--------------------------|--------------------------| | 有效产能 | 86kt/日(支持45-46GW)[2] | 159kt/日(峰值177kt)[3] | | 价格变动 | 7月9.5→8月11元/㎡[2][22] | 持续承压[38] | | 库存天数 | 27天(峰值36天)[23] | 贸易商库存增至4.1mn箱[36]| | 能源结构 | 天然气95%[56] | 天然气67%/煤炭33%[51] |
玻璃基本面分化:基于潜在 “反内卷”,提出乐观观点-Fundamentals diverge for glass; raising bull cases on potential anti-in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