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美国CPI数据、亚洲关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1] - 公司包括摩根士丹利及其研究团队,涵盖固定收益策略师、美国经济学家、亚洲经济学家等[1][4][12][34][47][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美国CPI与关税影响 - 核心CPI预计为0.32%月环比(3.04%年同比),高于6月的0.23%月环比,主要受核心商品加速推动[5] - 服务业表现平稳,但商品价格因关税影响加速上涨[5] - 关税效应在6月已显现,且领先指标显示未来价格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7][9] 亚洲关税政策 - 美国对亚洲进口商品的加权有效关税税率从年初的5%升至25%[13] - 与2018-2019年周期不同,亚洲货币在美元走弱趋势下升值[15] - 亚洲出口商尚未完全分担关税负担: - 美国进口价格已高于2025年2月水平[21] - 亚洲出口价格指数以美元计上涨1.8%,但不足以抵消汇率升值影响[23] 贸易与资本支出影响 - 亚洲贸易数据暂时保持稳定,部分因提前出货支撑[25] - 初步迹象显示资本支出周期受损[27] - 7月亚洲(除印度)PMI仍处于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和总需求放缓[31] 股市与投资策略 - 新兴市场和日本股市的盈利修正广度仍为负值[35] - 历史数据显示8月是新兴市场和日本股市表现最差的月份[44] - 美国股市展望: - 6-12个月看涨,因盈利和现金流复苏支撑估值[52] - 标普500远期市盈率增长环境中,正增长概率达90%[54] - 建议超配工业、金融板块,低配消费 discretionary(因关税压力和定价能力减弱)[57] 其他重要内容 - 印度国内基本面良好,但面临中国通缩外溢和关税挑战,央行宽松政策或支持经济再通胀[57] - 新兴市场股市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增长下行风险显现,建议关注内需主导板块[57] - 摩根士丹利研究存在潜在利益冲突,需结合其他因素决策[2][3] 数据来源 - 美国CPI数据引用BEA、S&P Global[11] - 亚洲经济数据引用Haver Analytics、CEIC[33] - 股市数据引用FactSet、Bloomberg[37][51] - 历史回报数据引用MAS[46]
全球宏观: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亚洲关税- Global Macro Forum_ US CPI, Asia Tariffs – Navigating Markets
2025-08-14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