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核电行业 - 全球核电投资显著增加,预计超过2.2万亿元,较去年预测的1.5万亿元大幅提升[1][2] - 核电设备和电厂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总回报率超过60%,相关股票总回报率超过40%,远超MSCI全球指数[1][2] - 全球核能装机容量预计显著增长,当前略低于400吉瓦,到2050年中国预计新增370吉瓦,中东欧地区和美国(150吉瓦)也是重要增长市场[2] - 摩根士丹利强调65个与全球核电主题相关的投资机会,包括发电、铀矿开采和设备制造商等细分领域[2] - 亚太地区中,韩国、印度和日本是关注重点,韩国公司在赢得合同方面前景积极,日本有望重启国内核电站[2][3] - 中国方面,中广核电力是龙头企业,直接受益于产能增长[3] 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国政策转向应对通缩,自2024年9月以来采取更直接措施遏制恶性竞争,结合需求刺激推动经济向消费平衡[1][4] - 政策制定者讨论遏制恶性竞争,通过供给侧清理与需求刺激相结合,解决市场参与者过多、同质化产品和价格战问题[7] - 已推出全国性生育支持措施(约1,000亿元)、免费学前教育措施(约300亿元)、养老服务支持及消费贷款补贴[7] - 预计四中全会将推动根本性改革,包括建立统一全国市场、改革税收体系和地方政府激励机制[7] - 经济基本面仍然疲软,预计年底经济增长放缓,通缩压力持续[5][6] - 上半年(2025年)增长具有透支性质,出口和前置实物动力导致下半年回调[6] 资金流动与市场表现 - 资金转移趋势显现,保险公司等机构从固定收益转向股票投资,家庭用含股票敞口理财产品替代定期存款[1][5] - 这种资金转移推动市场反弹,但规模仍处于初期阶段[5] - 恒生指数今年(2025年)收益率达28%,远超CSI 300的约10%[8] - 建议超配离岸中国股票,因离岸市场优质行业集中度高(互联网、金融和IT占MSCI约80%),盈利增长强劲,ROE水平高[8] - H股相比A股更具成本效益(恒生A股溢价指数年初约150%),香港IPO市场流动性更强(净募集资金约170亿美元 vs A股90亿美元)[8][9] - 人工智能和新消费股集中在香港市场,吸引更多流动性[9] 市场预期与策略 - 自7月以来策略转向偏好亚洲,因新消费领域需求压力、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及政策局会议缺乏刺激措施[10] - 香港市场有望在夏季后恢复动力,美中贸易关税前景明朗或四中全会可能带来积极变化[10] - MSCI中国指数预计表现优于亚洲其他市场,因其行业组成更集中于高质量行业[12] - 主动型基金仍面临资金流出,自由流动性指数基数处于负值区域[12] - 2025年7月融资交易约人民币2万亿,人民币规模占比约5%(2015年为10%)[12] 反垄断与行业影响 - 反垄断行动更多是对实际产能削减进行多重评估,采取市场导向方式而非行政手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转折点[11] - 反周期执行表现较好的行业通常由国有企业主导,拥有过时产能且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是上游行业[11]
大摩闭门会-The Nuclear Renaissance; Investor FAQs on Anti-Involution
2025-08-14 22:48